【夜读】胭脂是红花 | 投稿:三三子

【夜读】胭脂是红花 | 投稿:三三子

2015-06-15    06'44''

主播: FM1604421

6031 494

介绍: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年轻的霍去病,耳际飘过暖暖的春夏和风,伫立于祁连山麓。百花齐放、峰峦绵延,如此美景却丝毫不能使他动情,他一心盘算着:如何破敌致胜? 霍将军接下来的几场胜仗,令匈奴人感叹不已。《西河旧事》里悲吟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吟唱“六畜不蕃息”可以理解,但失去了焉支山,只是一座山而已,为何会让匈奴妇女脸上失去了颜色?难道焉支山和女子面色有关? 话说“焉支山”的发音,像极了“胭脂山”,在其他文献上,更有“燕支”、“燕脂”、“焉知”、“支”、“脂”等不同的称呼。山名与女子闺房中的胭脂同音难道只是一种巧合? 这里要提到一种植物——红花。根据明代张自烈《正字通》里对红花的解释:“红蓝即红花,北方有焉支山,山多红蓝,北人采其花染绯,取英鲜者为燕脂,故单于妻号阏氏,音焉支。”尽管张自烈所在的时代已经是明朝末年,离汉唐业已久远,但他的记载中,至少透露出三个讯息:首先,焉支山上生长的红蓝花就是红花;其次,胭脂是红花染出来的;最后,胭脂也叫燕脂。 焉支山位于今甘肃省山丹县的东南方,胭脂与山名同音,大抵是因为其制作原料之一——红花出自此地之故。晋代经学博士崔豹在《古今注》中这样解释:“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英,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为燕支粉。”红蓝花(也就是红花)经过几道工序的加工,可以擦于面部用来增加桃红润泽之色。匈奴首领单于之妻称“阏氏”(与“胭脂”同音),正是以这种“绯色”化妆品,来指代容颜娇美的女子。后来,匈奴在与西汉王朝的交锋中痛失焉支山,红花便逐渐自西向东流入中原。到魏晋时期,中原社会已经“北地胭脂遍开两靥”了。至于崔豹为何称“胭脂”为“燕脂”,有一种说法是,燕国产的红 花质量上佳,提取红花的色素,加入油脂,做成的化妆品,便有“燕脂”之名。 红花的种植和萃取色素的方法,被清楚地记载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年代大约在公元450-500年之间。文中写道:红花开花时,花枝高度约到人的胸部位置。花开于顶端,因叶片有尖刺,采摘工作须趁着清晨露水湿润、刺不坚硬之时进行。之后,必须马上泡水,洗去花瓣上含量颇多的黄色色素。再进行发酵,制成饼状,予以干燥,运至市场贩卖。文中还说,做胭脂时,要用灰烬作为萃取色素的药剂,“揉花十许遍势尽乃止”。之所以如此反复行事,为的是让花瓣中含有的红色色素完全析出,最后,再用已经发酸的粟饭或淘米水等酸性物质中和。这种技术性的文词表明,公元四、五百年,贾思勰已经对黄河流域下游区域红花种植、色素处理技术相当了解,而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中国人,必然在这之前,已经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去摸索、完善那样的技术。 红花经过萃取,染出的是桃红色。而另一种用来制作胭脂的材料——紫铆,萃取后的色素呈带紫的红色,可用来制作口红、腮红等。紫铆又名蚁铆、紫矿、紫草茸、紫梗,是一种寄生于树上的虫体。关于它的产地,根据李时珍的说法,有波斯和真腊(即柬埔寨)两处。不过,在当时,这种材料是进口的,获取不便,与朱砂、红花等原料相比,显然难于普及。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12期作者:曾启雄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中华遗产杂志 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