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三大殿重生记(下) | 投稿:风妖的骨笛

【夜读】三大殿重生记(下) | 投稿:风妖的骨笛

2015-11-08    05'32''

主播: FM1604421

4489 297

介绍:
1436年,年仅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上台。皇帝身后,是一片空旷的废墟,跪拜在地的文武百官,想必都看在眼中。此时的大明,国力强盛,政权稳定。如此巨大的帝国,也应当配有足够气派堂皇的皇家大殿,才能彰显帝国的威仪。 在这个时候,重建三大殿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不,准确的说,重建三大殿的工程直接开始了。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记载,自英宗登基的正统元年到正统七年间,朝廷修建了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乾清宫和坤宁宫,以及紫禁城的四处角楼,还有京城的九门,工程体量几乎与当年朱棣营建紫禁城相当。这样巨大的工程,需要动员整个大明帝国的力量。而年仅九岁的英宗皇帝,既没有曾祖朱棣的赫赫武功,没有祖父监国的威名,也没有父亲亲征平叛的功勋,如何能驾驭如此庞大复杂的工程? 幸而,这是大明最强盛、最稳定、最和平的时代,是从前和之后未曾有过的时代。因为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武有张辅,内有王振,另有太皇太后张氏高居其上,在这个平衡完备的系统下,大家对皇权有足够的敬畏,朱明皇家的意志才可以不打折扣的被执行。 自正统五年二月到次年九月,重建三大殿连同修缮乾清、坤宁二宫,仅仅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即告完成。 正统初年重建的三大殿,形制比起永乐年间有些许差异,但规模却丝毫不逊。 我们今天见到的太和殿,横长64米,纵深37米,共有七十二根立柱,看起来已经相当巍峨壮观,但按照史料记载,正统年间重建的奉天殿,横宽大约95米,纵深约48米,仅面积就比今天的太和殿大近一倍。当时殿内使用的是整根楠木立柱。连年采伐,大木越来越少。到了嘉靖年间三大殿又一次被焚毁重建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可用的型材,只能用“中心一根,外辏八瓣共成一柱,明梁或三辏、四辏为一根”的包镶工艺来达到要求。而清代再次因焚毁重建三大殿时,甚至连合用的楠木都没有了,只能用松木进行拼接。我们现在在太和殿里看到的立柱——那些让无数人赞叹古人建筑能力的奇迹,都是松木拼接而成的产物,比起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时,已经短小纤细了很多。 初见这充斥着朱红、金黄两色的三大殿,人们都会惊叹于皇宫殿阁的富丽堂皇,却没想到,眼前这一切或许远逊于明朝正统年间的模样。明人黄佐的《北京赋》曾有描述:“楹绕金龙以甄甍,檐腾神凤之翬革”,高大立柱上盘绕着栩栩如生的金龙浮雕,房檐上镂刻彩凤,穷极壮丽,精美绝伦。然而今天所能见到的,只是朱红色的素面和漆工描绘,三维的奇观早已变成平面的细致,六百年前的瑰丽壮美,也只能从诗词歌赋中找寻,在脑海中想象。 从明至清,一次次的毁灭重生,使三大殿的规模形制不断缩小。煌煌殿堂是国威气运的具现,国家兴盛,纵有天雷地火,也能恢复如新,国势衰颓,即便风调雨顺,殿阁也会残破朽坏。在汉白玉台基上,游人好奇并惊叹于这华夏古建的奇观,而此时的闲游,或许就是三大殿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境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杂志 2015年第九期 撰文/费立国 稿件整理:喵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