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初中生直接考技校吗?

建议初中生直接考技校吗?

2017-04-07    07'08''

主播: 马金同

153 7

介绍:
文:马金同,伊视可验光车创始人,著名商业评论人 前两天写了一篇题为《大城市的“人才”政策,或引发创业恐慌?》的文章,就有很多人关注我的“金同会客厅”,并私信问我很多关于孩子的教育和报考学校的问题。今天午饭后,知乎上又有位朋友邀请我回答《建不建议初中生去技术学校》。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问我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在《大城市的“人才”政策,或引发创业恐慌?》一文中提到自己是中专毕业的原因吧?其实这里我要澄清一下,并不是我当初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而是因为当初我在就读小学的那座城市,属于“外地人”!没有当地户口,所以没有资格在当地考高中。因而不得不考个中专,早日跳出“农门”。如果你的孩子学习还不错,又有资格考高中并未来考大学的话,我还是建议最好能够给孩子一个“正常的人生路”。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您的孩子和我一样,受到当地户籍政策的限制,而没有资格在当地考高中的话,那么我倒是建议先别忙着给孩子做“上不上技校”的决定,而应该和孩子聊聊,并做一些必要的测试,看看孩子是否已经在现阶段找到了自己的“兴趣”! 为什么那么说呢?因为“兴趣”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而且兴趣可能是每个人未来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创业也好,打工也罢,其实都是艰难而痛苦的。但如果你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痛苦,那你的人生便会“痛并快乐着”。 可能你要问,你现在创业做的是伊视可“验光车上门配眼镜”,难道小时候就对“眼镜”感兴趣?答案当然是“No”!但是我要告诉你,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了一部名为《巨人》的港台电视剧。剧中的主人公乐言(万梓良演)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偶像,而当初我正处于初中阶段。 按照我小时候的理解能力来看,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大概就是一个能屈能伸的男子汉,历经千辛万苦,起起浮浮,最后成为金融界巨人。而正是从那时开始,我梦想自己和这位主人公一样,长大成为一名金融界巨人。而且为人处世的方法、价值观等都要与这位一身正气的男主角一样。 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不停的找与金融有关的书籍来阅读。但是以我当时那个年龄,阅读金融有关的书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但是在硬着头皮读那些书的时候,我无意中接触到了营销、广告的相关知识。发现自己似乎对这个更加痴迷,甚至是上瘾。所以,也是在初中的时候,我迷上了菲利普.科特勒、唐.舒尔茨、大卫.奥格威这些世界级的营销大师、广告大师。 应着父母之命,我报考的中专专业是计算机。坦白说,自认为充满艺术细胞的我,对计算机那玩意儿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自己还是边学计算机,边找各种营销、广告方面的书来读,同时还以“勤工助学”为名义,在学校里做各种各样的生意,来实践自己学到的营销、广告相关知识。中专毕业的时候,本可以连读两年上拿大专文凭,但是我为了自己的爱好,放弃了这个计算机大专文凭,选择自己参加国家当年刚刚开设的广告学自学考试。 凭着自己从初中就开始自学广告、营销知识,我只用了2年就考试通过了全部17门广告学自学考试的课程,而且专业课成绩统统是80分以上,广告文案等课程甚至达到了97分,只差3分就是满分了! 而在自学考试的同时,我也在广告公司里实习和实践。以至于还没拿到自学考试的毕业证,就在当时的广告圈里小有名气了。 在广告圈里为上百个客户提供各种策划、创意服务后,难免跃跃欲试的想为自己策划和创意一把。所以才有了现在我自己创办的伊视可“验光车上门配眼镜”。而自己小时候在营销、广告方面的兴趣,也成了伊视可验光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直到现在,我都非常感谢自己当年的兴趣,更感谢激发我找到兴趣的那部万梓良主演的港台电视剧——《巨人》。 如果一定要问我,建不建议初中直接上技校这个问题的话,我倒是想说: 反正人生怎么活都是艰难和痛苦的,我们何不让自己快乐的痛苦呢?上技校也好,中专也罢,高中也好,专升本也罢,关键是你在人生的哪个节点上?哪个阶段里?哪个人?哪件事?哪部文化作品?激发了你,让你找到并明确了愿意为之“玩”一辈子的兴趣!那么,你的人生就一定会比别人更加快乐和有成就感! 今天的“金同会客厅”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收看和阅读。我是伊视可验光车的创始人,马金同。如您想得到更多关于创业的故事和感悟,欢迎您持续关注“金同会客厅”。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作者:马金同,伊视可验光车创始人,著名商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