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和愿望之间的裂痕

现实和愿望之间的裂痕

2019-01-27    14'09''

主播: 无恙的元素

166 1

介绍:
我们的头脑里也经常会有类似的想法。比如: 小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有更懂我们、更爱我们的父母; 读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应该去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成绩; 工作了,我们应该进更好的公司,赚更多的钱; 为人父母了,我们就觉得子女应该更听我们的话 …… 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讲的第二种防御型思维——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我们可以把应该思维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另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讲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消极情绪背后的应该思维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几乎所有的消极情绪背后,都有应该思维的影子。 我们都希望自己被人喜欢和尊重,这是我们的愿望。可是你也知道,有时候就是会有人不喜欢你,这就是事实。即使它让你不舒服,你也只能接受了。 事实是不会跟你讨价还价的,你也战胜不了事实。就算你想要改变事实,那也只能在承认事实的基础上想办法。 可是,有应该思维的人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好像是在跟事实赌气,觉得事实就不应该这样。 你会问: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电影里,很多人下决心的时候,都会说:“我一定要做到!”而事后确实也有很多人做到了,我们也会把他们当做励志的榜样。 如果说愿望是一个可以完成,也可以不完成的东西,而不是必须要做到的东西,那我们会不会太容忍自己偷懒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首先,当一个人说“我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能做到这件事,而是说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不是关于外在世界的,而是关于他自己的。 他自己愿意投入和奉献多少,这当然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但是他决定不了这件事是否能做成。就算他有很大的愿望去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来迁就他的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 第二,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做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变得更灵活。 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你越会去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你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 最后我想说,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如果你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放下对童话世界的执念,你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很多“这个世界应该如此”的图景,而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你的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 而这些负面情绪最初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又变成了你对世界悲观的理由。 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