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文学的路上(作者:张恒溶   诵读:张恒溶)

相遇在文学的路上(作者:张恒溶 诵读:张恒溶)

2021-02-26    10'46''

主播: 恒溶独步🍀

286 2

介绍:
相遇在文学的路上 作者:张恒溶 诵读:张恒溶 2020年11月7日上午9点多钟,宜昌市伍家岗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大红灯笼高悬。伍家岗区各界文学爱好者在区文联组织下齐聚一堂,在新落成的新华书店伍家岗书城二楼“阅读讲坛”聆听专家讲座。这次学习主题是宜昌历史文化名人系列讲座二----《屈原与端午》,主讲人是屈原协会会长、中国屈原学会的副会长蔡靖泉先生。主办单位是中共伍家岗区委宣传部、伍家岗区全民阅读小组办公室、伍家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宜昌名人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协办单位有新华书店伍家岗书城、湖北省作协作协创作吾家大酒店创作基地、共谊社区、李家湖社区等共计九家单位。 我是第一次参加伍家区作协组织的学习活动,为了认真地充电学习,我还带了个听课笔记本和一支中性笔。其中还有个小插曲,早上8点半打的到中建.宜昌之星内街,结果夷陵区司机说他很少进宜昌市城区,不熟悉街道;中途司机停车询问路上另一的士司机,也不知道位置,说是宜昌楼盘太多,记不清。我只好求助于先到的周校长指路。周校长把定位发给我,我递给司机看,他还是不大明白具**置;周校长又发个导航,给司机说报车号他在底楼马路边接我们,最终我们才找到新华书店读书城。可见酒香也怕巷子深呀。 进报告厅时才二十几个人,幸好人还未齐,我终于放下心来。作为一直坚持写作的草根作者,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全靠兴趣摸索着,今天我终于有一种找到了组织的幸福感。9点20分参会代表陆续到齐,前数后望,与会代表大概有60人左右,把个小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此时,身着紫色礼服仪态万方的女主持人宣布本次学习活动开始,她首先介绍了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和协办方,接着盛赞了与会代表是群贤毕至,是伍家各界文学精英,又高度评价了专题讲座蔡老师是湖北研究屈原文化的第一人,是中国研究屈原文化学术的顶级专家。新华书店的这位女主持人沉稳大方、妙语连珠,把大会组织得井井有条。蔡老师准备充分、治学严谨,制作了几十张图文并茂的PPT,用带着浓重方音的普通话和夹着丰富的肢体语言,详细生动地阐述了屈原与端午的历史文化渊源,课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事例图片充分,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让我们对屈原与端午在国内国际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文化政治意义,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屈原作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端午节作为中国和韩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著名作家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今天这么多的屈原后人、文化后辈齐聚大厅,学习他的民族精神,缅怀他的爱国情怀,研究他的《离骚》文化,就是对他文学成就的景仰和高尚品格的认同。记得我在一首纪念屈原的现代诗《思屈原》里颂之曰:“冰凉的江水流走的是岁月,带不走的是你温暖高贵的灵魂。” 在听课期间,我四处环顾,发现记笔记的不只我一人,很多人在边听边记,有的则用手机把PPT报告抢拍了下来。此时的报告厅除了蔡老师的讲课声,会场十分安静,大家都学得特别认真。到会代表有一部分是年逾花甲的老者,会场学习他们很活跃,有的在用手机相机拍照,有的也在记笔记,真是体现了董老名言:“活到老,学到老”。连主持人都禁不住称赞大家:没见过听报告学习这么认真的! 中途休息,女主持人邀请大家参观新华书店新落成的书屋。这栋三层楼房以中式装修为主,全都是实木结构的黄色木书架,设计新颖,造型别致,颇有创新。开放式的一道道木格木门上养着绿意葱茏的绿色植物,隔几排的底部书架中间就有一张供读者和工作人员读书学习的玻璃桌,右边有长廊书吧,左边有供小学生读书学习预防近视的专用桌椅。两三米高的书架都是开放式书格,整整齐齐地摆放的是古今中外的名著和走在各类时代前沿的代表作,都是未开封的新书。新书城有几大亮点:一是装修奇特,注意中西结合,以中式为主,也有西式元素,比如一楼华丽的**灯和白色的大钢琴点缀。每排大书架的顶层绿养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注意了绿色环保,吸收甲荃,释放氧气;二是书籍内容齐全,方便读者。除了文史哲各类书籍,往里走,还开辟了教材教辅书籍的专柜;三是旁边还有较大的琳琅满目的文具卖场;四是书籍分类比过去更细,用专门统一的蓝色标牌注明,方便读者找到需要的书籍。最大的亮点是二楼一进门左手拐角,则进入了阅读讲坛报告厅。这个开放式的报告厅把学术活动与读者互动巧妙连在了一起,真是别具匠心的设计呀!这些是二楼的主要结构。透过玻璃窗,屋外映入眼帘的还有很多练琴、亲子读书等活动厅。 现在的新华书店读书城,不仅占地面积大,街角独占一隅,而且装修精致,设备现代化,功能齐全,融合了宜昌市几大图书馆的优点,博采众长,无疑成了宜昌学子读书成才的最优雅之处。想想新华书店原来狭小急促的空间,现在真是鸟枪换炮了! 很多与会者跟我样在每排高大的书架前留连,拍照,品评,为这个现代化的读书城惊艳登场而欣喜。看着书架上的书被工作人员摆出了一个个美丽别致的艺术造型,不得不佩服这些图书管理员的别具匠心,心灵手巧。 回到会场,大家在热烈地交流。这时我发现中间座位黄莉萍老师赫然在座,她的样貌还是那样年轻,两人笑着寒暄了几句;周校长此时与别的男士在楼外抽烟,透透气;而其他与会者面孔都很陌生。应都是伍家文学精英吧,看着几个白发苍苍的男士女士,想必都是退休的前辈,还这么有热情周六学习充电,着实让人钦佩!如果大家不是都是爱阅读酷爱文学,也不会放弃难得的周六休息,与大家齐聚阅读讲坛,相遇在文学的路上;只因大家都是文学追梦人,都是屈原文化的拥泵者。 今天我与伍家众多文学爱好者、专家相遇在文学的路上,与屈原相遇在历史文化的河流里,品诗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