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愿(作者:张恒溶   诵读:张恒溶)

夙愿(作者:张恒溶 诵读:张恒溶)

2021-02-26    15'18''

主播: 恒溶独步🍀

291 2

介绍:
夙愿 张恒溶 有了愿望就去执着努力,只要坚持不放弃,也许生活有时会给你惊喜。——题记 近段时间,我收获了曾经梦寐以求的两大奖项7张奖状:一个是全国四项全能的四张一等奖和一张四项全能教师奖;一个是省级“一师一优课”的两张一等奖。这两项奖曾是我的心愿,今已成真,不禁感到有点小确幸。 2017年6月在三峡风文学社参加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经验展评申报的时候,我要整理语文组近五年的各种成果材料,当时我灵光一闪,猛然想到,不妨一举两得,顺便再开创两个校阅览室文学社成果展柜,把我校语文组十几年师生的各种文学类教学类获奖进行分类整理并打印成册,存放在展柜里,作为荣誉档案留存,又可激励后辈学生热爱文学,努力学习。这样,我就有幸看到了各位语文同仁的论文、案例、讲课、命题、写作、作文辅导等各类竞赛荣誉证书。 其实,对各种教学类的获奖我并不陌生,二十几年来自己的奖状大大小小也是装满柜子,但在看到h校长的四张全能证书奖状时,我的眼睛还是霎时被吸引住了,似曾相识,依稀记得十多年前哪次学校开大会提过“四项全能”竞赛,那时不知为何物,没留意,学校好像也没语文老师参加,这件事就滑过去了。 为了赶着申报不误时,我把收集的十几年来师生语文类的奖状带回家整理归类,用自家复印机打印。那三个多月申报准备期间,家里电脑桌上,椅子上,书柜上,沙发上,复合地板上,有时甚至床上,铺放的都是我校师生十几年来的获奖证书原件和复印件;铺天盖地,白的、红的、黑的一片,白的是复印纸,红的是奖状,黑的是复印的奖状。因为我不仅在为申报校园文学全国示范社团等三个项目准备材料,也在为整理阅览室文学社师生成果展柜充实材料。有时深更半夜,夜深人静,我还僵立着,在“哐当哐当”复印全校师生的语文类各式各样的奖状,在静谧的单元楼里复印的声音尤显刺耳。有时吵醒了先生的瞌睡,他忍不住爬起来埋怨:“别人是把家里的东西拿在单位复印,你倒是把单位的东西拿回家复印,费电费纸,还让不让人睡觉?”虽然干扰了我的工作激情,听了也有点稍许不悦,但想着这几个月的熬夜加班影响了他休息,还是心存内疚,只好连忙陪笑安慰:“马上就印完了”。免得他又唠叨,只求快点轻手轻脚把自己找的麻烦——这几百张奖状任务赶紧印完。 在这次整理资料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h校长早年的四张语文老师全能奖了。因为我曾经闪过这个参赛的念头,因为种种忙就忘记了。所以那天当这几张用毛笔填的奖状映入我眼帘的时候,觉得很是抢眼,很特别。它激起了我的回忆,让我觉得还有遗憾。心理不禁赞着:h校长年轻的时候也是蛮拼的嘛! 对于语文论文、案例、课件、下水作文这四类我平时也多有涉猎,获奖也不少,但没有四项同时做,最多同时参加两项。同时参加四项,手里要正好有高质量的各类作品。如果平时没有积累,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若想做,就要认真按要求准备。但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不禁想起叶帅的这句我小学时学到的名言,不禁热血沸腾。我也可参加这个全国大赛,锻炼一下自己,心里不禁跃跃一试。 怎么参加呢?不知端的。我在网上查了下,睁大眼睛,认认真真科普了一下四项全能大赛的要求。心里有底了,觉得自己可以小试牛刀。终于弄清是《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组织的,这可是我们湖北甚至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学核心期刊哩。它到底在哪一期刊登竞赛消息呢?在网上也没查清楚时间,心里有些焦灼,没影的事也不好意思问别人,只有自己慢慢留意。 这么想着,忙忙碌碌,写着论文,写着这个那个案例,做着课件,下水了一篇篇作文,也获得了一个个这样那样的奖状,但四项全能的竞赛还是不知怎么去参加。再查网上没有说固定时间,好像是九月份截止。心里想着下次可不能错过机会。 2020年9月上班,我在阅览室放《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时候,陡然想起我想参加全国四项全能大赛的事。我不禁随手翻阅《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封二和封三,竞赛通知一般在这两个地方出现,翻了一本、两本、三本没有,我不禁把今年到的所有的《语文教学与研究》八本放在书桌上仔细翻找,终于在六月份的封三发现了大赛消息,一看截止时间9月20日,现在已是9月初了,只有近半个月时间。哎呀,好险!我差点又错过了参赛时机。 想干就干,好在平时在教科研方面有积累的一些素材可用:论文正好有一篇,还没拿去参赛获奖;案例手头充裕,有几篇自认为是动脑写了还没投稿;课件,也正好有配套做了的还没参赛,现成的;下水作文,可选择的更多了,这些年练笔不少,给公众平台和纸刊投稿也不少,也参加了几次全国诗歌竞赛,但散文我还没参赛过,手头可供选的稿子有一些存货。这么一想,心里颇为沉静,只要把论文、案例、课件、下水作文在自己的原创资料仓库里挑选出来,精改就是了。 说起来有些事真让人觉得有些因果联系,因为申报全国校园文学示范社团、示范学校和社刊,当时我觉得我校条件刚好都符合,为了学校争荣誉,我就都申报了。结果为了准备三厚本申报材料,从学校接到参加申报参赛通知,我足足忙了三四个月,把暑假都搭进去了。因为那么多资料要梳理归类,那么多表和项目要填要回答;还有三个申报项目的总结材料要写,那又是几万字;我发现还有一个文学教学类论文也可参赛,正好我有这个教学经验积累,有文字可写,也想申报参加,问了主办方老师,说可以写。但在我寄文学社团申报材料时论文还没写完,因为正在我紧锣密鼓准备三项申报时,却接到市邮协通知:我校作为全国集邮示范基地要参加复检,复检不通过的话就要摘牌。而正好我所带的三峡风文学社是文学社、集邮社、摄影社三个社团的融合,那集邮社团的事又责无旁贷地落到我头上了。 把通知反馈给学校领导,他们都感到有很大压力,事情很棘手:一个全国大赛还没搞完,又要收集整理集邮系列材料准备另一个全国迎检,而这些事又只有我一个人来全权负责完成,我看领导都有点泄气了,他们说尽力就行了,对于有些问题他们也是有苦难言。真有点屋漏偏遇连夜雨呀!好在我平时是有心人,做事留痕,有很多电子资料和图片;这几年兼任集邮社团辅导员也把工作落到了实处,创建了两个集邮展柜,学校订阅了《集邮报》和《集邮》杂志,在《三峡风》校刊里开辟了“集邮视窗”栏目,平时也积极参加了市邮协各项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了各种集邮大赛,文学社团集邮部办的有集邮手抄报展板。因为集邮虽然组织过很多种活动,但没参加过这种大型集邮迎检,学校领导觉得时间紧、任务急、没把握。我虽然觉得任务很挠头,但也没想放弃,集体荣誉还是要保持,不能在自己手里丢了。因为当h校长把这个集邮辅导员工作要我兼任接手的时候,就嘱咐我留心收集集邮资料,把学校集邮这项工作尽量做实,她还贡献了许多集邮资料给学校,平时我也收集了学校其他领导的零星资料和阅览室的集邮书刊,还有我奉献的集邮资源,在近几年终于把集邮展柜充实了;再加上集邮社团开课,有教案和上课图片。我把我校面临的窘境反馈给了市邮协y主任,他给我加油打气说:既然平时已做了很多工作,你只要写好集邮活动年度总结,整理好相关材料,迎检应该没有大问题。 通过我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学成果交流观摩会我校三峡风文学社团获得了年度全国校园文学示范社团光荣称号,L校长获得了年度全国校园文学模范校长,H校长获得了年度全国校园模范社长,我获得了年度全国校园文学模范指导老师称号;并且我校的全国集邮示范基地全国复检也顺利通过,得以保持住荣誉称号。那年,两个全国性的集体荣誉能够获得和保住,真是不容易,对我来说真是巨大的挑战,也应了俗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本来校园文学参赛论文是可参加可不参加的,但为了集体荣誉,我想多参加一项,结果让自己单位时间内完成这么多任务,把自己逼得既紧张又累,那段时间一直熬夜到几点才睡。结果在三份申报材料寄到杭州后,我还在加赶自找麻烦多写的论文。虽然在参加杭州学军中学学习时,报名的时候把论文交给了主办方,估计交的迟了也没来得及参评。 这篇论文经过几次认真修改,这次有机会得以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正好论文《让校园文学为语文教学插上双翼》《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案例、课件及下水作文《启迪心灵的琴声》巧妙地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教学融合德育的系列,自己揣摩几遍,觉得衔接紧密,心里还有点小欢喜。 对于“一师一优课”也是晒课多年多次,学校也组织了几次参赛,因为种种原因失之交臂。一直想获得此项殊荣,此次有机缘参赛获奖,也算是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就有心愿达成的一天。有时你努力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许不是你不优秀或没努力,可能是时机还不成熟,幸运还没降临到你的身上。你要一直坚持努力,咬定青山不放松,掘井九仞要想见泉,可能就在那坚持的一点点,致那些一直在努力奋斗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