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12:我相信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

Vol 12:我相信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

2020-11-01    54'17''

主播: 未来预想图

270 1

介绍:
很长一段时间里,针对手工艺品的价值有着各种各样的争议,比如“不是名家的作品不值得高昂的价格”。时至今日,这样的争议也没有最后的结论,毕竟人们对美和价值的定义不同。我想说,器物的价值与美或许和价格无关。 柳宗悦在《工艺之道》里表达了他对于器物之美的看法:“生活就是要刻意追求简朴之风。良好的器物若是过于华美,就会流于俗套。优良的质地、合适的形态、淡雅的色彩,是确保美的要素,也是耐用的性质之一。当器物失去实用的价值,同时也就失去了美。” 美帆(Sauser Miho)作为一名日本职业撰稿人,采访过众多工艺作家、当代艺术家、建筑设计师,包括: 室濑和美、加藤孝造等日本的“人间国宝”(指的是那些被认定为日本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持者”,大多是所持能力高度具有历史与文化意义的人物或团体); 安藤雅信、赤木明登、三谷龙二等工艺作家; 杉本博司、蜷川実花、荒木经惟、上田义彦、奈良美智、千住博、名和晃平等当代艺术家; 隈研吾、原研哉、深泽直人、长冈贤明等建筑师、设计师与创意人士。 她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在采访时的一些观察与想法,这其中也包括对传统手工艺品价值的思考。我们还聊到了日本的民艺运动,以及日本传统职人在时代技术新浪潮下的转型尝试。 | 对谈嘉宾 | 美帆 Sauser Miho | 日本编辑。 出生于东京。曾担任《时尚先生(Esquire日本版)》副总编。 2005 年起在上海从事自由编辑近 8 年。 2010 年年底起任《生活》杂志日本特约编辑、撰稿人。 现定居东京,为中日两国媒体编写有关日本与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建筑、设计、当代艺术等文化方面的报道。 赵慧 | 未来预想图主编 | 时间轴 | 6:01 工艺职人这么多,如何选择采访对象? 8:05 北海道有一个原住民族群叫阿伊努族 8:45 日本经济产业省官方认定的传统手工艺里没有阿伊努族的工艺 11:40 “我们是阿伊努族人,不是日本人” 14:45 如何平衡文化夹缝感? 15:25 了解工艺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后,你会找到更多与物品之间的关联 15:45 如何面对读者对自己写作的质疑 17:00 “我不能控制别人喜欢我的书,读者是各种各样的。” 18:00 超级迷人的净法寺漆器 18:40 如何定义工艺器皿的“价值” 20:00 去山里“割漆”的时候需要放鞭炮 20:45 用“手”做的工艺有它自己的价值 22:00 朋友父母送了他一对用了好几十年的红酒杯当结婚礼物 23:30 为什么不能从一开始就使用一些自己认同感很高的器物呢? 24:00 器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光” 25:15 好的物品和价格无关 26:04 华丽的和服西阵织与可以用上百年的茶筒 27:23 松下电器:看科技与手工艺如何相结合 28:17 用茶筒做的音响,价值不会随着时间递减 30:12 利用蝉和蜘蛛的基因融合出来的线做西阵织 32:07 茶筒的新功能:意面盒子 32:55 如何去平衡传统工艺的成本与利润率 35:42 国家应该更积极更主动地保护传统手工艺吗? 40:24 日本传统手工艺职人也在尝试跨出国门 42:13 日本民艺运动与日本民艺馆 43:38 民艺父子档:柳宗悦的美学影响与柳宗理的传承和升华 48:20 赤木明登《二十一世纪的民艺》 52:18 “我相信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 | 延伸阅读 | 民艺运动 “民艺”,即“民间工艺”,是由日本美学者、宗教哲学家柳宗悦提出的概念。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快速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设计与文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的工业化便已成型。然而日本的设计一直停留在之前的“学习与模仿”,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特色。 在这样的背景下,柳宗悦 1926 年连同陶艺家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发起了一场“寻找日常朴素实用的民间器物之美”的民艺运动。他们开始在日本全国旅游,造访各地的民间工艺匠人,包括陶器、漆器、竹器、木工、玻璃制品、染织、版画等,整理绘制出了日本民艺地图。 日本民艺馆,位于东京都目黑区,由柳宗悦在 1936 年建立。保存有大量柳宗悦从民间收集到的手工艺术品。现任馆长为设计师深泽直人。 关于日本传统工艺的转型,可以阅读我们的京都职人系列报道: 西阵织老店细尾如何走出京都,吸引 Dior、Chanel? 公长斋小菅:如何让传统工艺更酷一点? “帆布中的爱马仕”如何建立职业标准? 【本期播客中的音乐】 阿伊努族民谣 【后期制作】 钟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