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460.客从远方来

诗460.客从远方来

2022-01-13    06'27''

主播: 长水退士(古诗词)

592 4

介绍:
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 汉 佚名 五言诗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①。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②! 文彩双鸳鸯③,裁为合欢被④。 著以长相思⑤,缘以结不解⑥。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⑦? 注释:①端:犹“匹”。《左传》昭二十六年传注曰:“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绮(qǐ):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②故人:古时习用于朋友,此指久别的“丈夫”。尚尔:郑玄《毛诗笺》曰:“尚,犹也。”尔,如此。《六书故》曰:“尔者,如是之合言。”刘良曰:“相与虽远,故心尚尔然也。”这两句是说尽管相隔万里,丈夫的心仍然一如既往。③鸳鸯:匹鸟。毛苌《诗传》曰:“鸳鸯,匹鸟也。”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夫妇。这句是说缔上织有双鸳鸯的图案。④合欢被:被上绣有合欢的图案。合欢被取“同欢”的意思。吕延济曰:“绮上文彩为鸳鸯文,合欢被以取同欢之意。”⑤著:往衣被中填装丝绵叫“著”。郑玄《仪礼注》曰:“著,谓充之以絮也。”又《礼记注》曰:“缘,边饰也。”赵德麟《侯鲭录》云:“《文选·古诗》云‘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注:‘被中著绵谓之长相思,绵绵之意;缘,被四边,缀以丝缕,结而不解之意。’余得一古被四边有缘,真此意也。著谓充以絮。” 绵为“长丝”,“丝”谐音“思”,故云“著以长相思”。⑥缘:饰边,镶边。这句是说被的四边缀以丝缕打成的结,使连而不解。缘与“姻缘”的“缘”音同,故云“缘以结不解”。⑦以胶投漆中:吕向曰:“以胶和漆,坚而不别也。”别离:分开。这两句是说,我们的爱情犹如胶和漆粘在一起,任谁也无法将我们拆散。 译文:客人从远方来,送给我两丈织有文彩的丝绸。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尽管相隔万里,丈夫的心仍然一如既往。绮缎上面织有鸳鸯双栖的纹彩,我要将它做成温暖的合欢被。被子里面填满代表长相思的丝绵,被子边缘缀上丝缕打成的结,缘结不解。我们的感情犹如胶和漆粘在一起,任谁也无法将我们拆散。 背景: 这首诗为《古诗十九首》之一,出自《昭明文选》,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写了一位思妇的意外喜悦和痴情的浮想。本诗采用了突兀而起、直叙其事的方式,营造了一种绝望中的“意外”之境,强烈地展示女主人那交织着凄苦、哀伤、惊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自“文彩双鸳鸯”以下,诗情又有奇妙的变化,在痴情的女主人公心中,一些平凡的事物,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丝绵”使她联想到男女相思的绵长无尽;“缘结”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结难解。这两句以谐音双关之语,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痴情,传达得既巧妙又动人。《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作者已佚,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诗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