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青朗读《从孩子小升初看我真的爱孩子吗?》

苏海青朗读《从孩子小升初看我真的爱孩子吗?》

2016-04-26    25'16''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796 21

介绍:
从孩子小升初看我真的爱孩子吗?文:爱与幸福大家庭 研七 光哥 点评:郑委老师博文类别:家长觉醒反思类发布时间:2016-04-25会爱才是真爱,这句话说起容易做起难。(郑委老师:想学好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这四个字会说的人太多了,但却鲜有人做到。作为中国人,如果能够真正践行知行合一,很容易成功和优秀,大道至简,其实就如此简单,请你自己问问自己,”我自己离知行合一有多远?”。)从2012年起,我先后参加了爱与幸福145期、宝一期和研七的系统学习,同时也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积极参加当地和全国的各种活动,接触的指导师不少,听到家人的故事也很多,我自己觉得对爱与幸福的理念理解得也够深。经常在沙龙看见家人痛心疾首地反思自己不能正确对待孩子时,我心里想她们太自私了,一点都不理解孩子,不会爱孩子,反正我是绝对不会虐待孩子的。(郑委老师:我们很容易看到和评价别人,我们很难看到自己评价自己。往外看的人都是睡着的,往里看的人都是醒着的,很多人一辈子就从来没有醒来过,今天的文章,我看到了一个父亲真正的觉醒。)人总是两个标准,对别人一个,对自己一个。最近女儿小升初的事情让我很纠结,到了4月17日矛盾爆发。晚上报完志愿后,我到她房间谈心,想动员她在最后一个月,全力以赴争取考上我们心中的理想学校。话不投机,没说几句,女儿小贝就知道我的意思。她冷冷地对我说:“爸爸,选择学校的事你们想怎么定就怎么定,不要再来烦我了。既然你们想让我冲刺五大名校,就赶快给学校请假,我也不上学了,就专门去准备考试。现在,你可以出去了,我要睡觉了”我当时一愣,头一下大了,没想到平时的乖乖女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这好像不是什么好预兆。我隐约感到这几年我对待孩子的教育可能出问题了。 (郑委老师:“现在,你可以出去了,我要睡觉了”我深知女儿用如此平静的语言对爱他的爸爸说话,对爸爸的震撼有多大。而女儿平静的语言背后是什么你?)当天晚上,我疯狂地把郑委老师关于孩子教育所有的博客都看了一遍,又把蕙心老师买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郑委老师的书、孙云晓的书、周弘的书等等,反正家里关于教育的书我都快速翻了一遍,我要给自己看病,我到底错在那哪?我要给自己开药方,总要找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那一时刻,我感觉到我以前所谓的学习都是为了应付,都没有真正思考。蕙心正在辛苦地给二宝慢慢喂奶,我不能去打扰她;再加上男人的虚荣 心,我也不愿意低头去请教她。当时的感觉就是心乱如麻,非常压抑,我躲在客厅的洗手间失声痛哭。(郑委老师: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小棉袄突然一下不温暖了,爸爸怎么能受的了。从这里也看得出光哥多么的爱女儿。)我恨自己软弱,恨自己的虚伪,我为什么这样对待孩子,我真的好害怕失去天真快乐善良的女儿。一想到她超常平静的回复,我的心不寒而栗。不行,不能这样,一定是我出了问题。我当时想到了郑委老师讲的很多话,也一下子明白了很多问题。家长先变、孩子后变;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错误是宝贝,只有改了错误的才是真正的宝贝;孩子的问题早出现比晚出现更好。我洗了洗脸,对着镜子喊了信念口号:坚定信念、迎接挑战,相信自己,一定行!今天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也只有唯一的办法,那就是改变我自己。回到客厅,我打开电脑,准备写上一篇智慧滋长表,然后发给郑老师或者是冬梅老师,让他们指点一下,可一时又不知从何处动笔。我现在明白了,我离合格的爸爸还差得很远,我根本没有真正爱自己孩子,我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根本没有给她自由的空间,给她选择的机会。我真可笑,当天下午,我还在微信安慰西安一位家人,她孩子小升初考试失利,我还劝她,我们准备再冲刺五大名校,就把它当成女儿人生第一次调整,让她既感受到挫折,也不放弃努力。努力了再坏的结果我们都接受。其实,我自己屁都不是。当天晚上我想到了很多往事,一直都想到孩子上学前的事情,我要溯源追本,正本清源。我想起了自己的成长。以前,我觉得自己还不错,虽然出生农村,但通过个人努力,考上了大学,分配到令人羡慕的国有企业上班,十几年的打拼,事业小成,有房有车。工作期间自己仍不断充电,考上硕士,力冲博士。这些成功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快乐,反而是欲望越来越多,困惑越来越多。(郑委老师:这是很多人的现状,我特别想问问有同感的人,为什么得到的越多,困惑和痛苦就越多呢?)人过四十,有的东西就必须认命了,可我不甘心。我有时候也突发奇想,我要奋斗,要向朱总理学习,人到50才从政坛崛起;要向王石一样,到哈佛去上学,去征服五极;我要学南怀瑾,学贯古今,要把这世界的道理弄过究竟;我要学崔,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乡村教育。想法太多,目标太多,摇摆不定,经常又回到现实的世界,喝得烂醉,空虚得抽自己耳光。我觉得我把自己很多想法寄托给了孩子,我嘴上没有说对孩子高要求,可我心里知道,上重点初中考重点高中进清华北大,肯定是一条成功的捷径,可那是我的想法,凭什么要让孩子去实现?我是多么地自私,可我还不敢不愿承认。 (郑委老师:光哥应该是个充满纠结的人,在理想和现实中徘徊,从这句话我看到了光哥内心的善良,也看到了光哥痛苦的内观,这一切让我更加喜欢光哥了。)我想起了女儿小时候学钢琴的事情。我觉得女孩子要优雅,有气质,会弹钢琴是基本素质。(郑委老师:女人优雅与气质的核心是有爱,有修养,上善若水,像一只蝴蝶优雅美丽,如果没有这点,弹弹琴,跳跳舞也不能让女孩子有气质,反而会让女孩子像个花瓶一样,表面光鲜而已。表面光鲜的女人往往虚荣心比较强,物质化比较严重,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当代教育“本末倒置”的现象太严重了。例如,成人,成才和成功是教育的顺序,在这样的顺序下,成功很容易,现在无数人关注顺序却是成功,成才和成人,这样的话,成功很难还不成人,侥幸成功那可能危害很大。)在她刚上小学的时候,在经济还不太宽裕的条件下,就给她买了一架钢琴。天真好奇的女儿,紧张又兴奋地跟着老师练习,期间由于老师太严厉还把她脸打开口子了,为了孩子成长,我能接受。练到钢琴8级,六年级了要为小升初让步(郑委老师:为什么要为小升初让步呢?如果是真的有兴趣,弹钢琴可以成为学习劳逸结合的调剂。这说明,其一,父母急功近利以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观,所以才会让钢琴让步于小升初。其二,钢琴也不是以兴趣为导向,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只是为了考级。),我同她商量能否暂时放弃全力迎接考试。没想到,她开心地回答:“早就不想学了,一点意思都没有”(郑委老师:兴趣班早就成为了无趣班,因为父母和教育的功利!)。那是我还不太明白她话里含义,现在才明白。她学钢琴就是为了父母,这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她自己当时根本没有体验到音乐的魅力,没有体验到钢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