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屋檐之下跨代共居,抱团养老的另一种可能

037 屋檐之下跨代共居,抱团养老的另一种可能

2021-11-16    50'47''

主播: 中年延长线

33 0

介绍:
前有“9200万单身人士打算抱团养老”、“老友抱团养老让人羡慕”,后有“抱团养老15年的聚与散”、“抱团养老2个月就散伙”。看着一个个案例出现在新闻标题中,一次次唏嘘之后,抱团养老难道真是走不通的路?在独居、单身、空巢的大背景下,“抱团养老”四个字承载了太多大家关于自由、自主、情感的美好期待。而本期内容,我们就来梳理一下严格意义上的共居养老(Cohousing、抱团养老)究竟需要满足哪些“软件”、“硬件”条件。听完本期内容,大家应该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老老共居/同龄人共居的抱团养老难以为继”,同时,也了解到抱团养老的另一种模式——长幼共居。抱团养老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这给了所有居住者主导的角色、丰富的社会交往,老年人得以持续主动营造、参与塑造自己生活的环境,而非被动的等待被帮助。这一切,是任何其他养老形式所不能够给予的。虽然,抱团养老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无论是老老共居还是长幼共居也都不尽完美,但或许,是值得部分人尝试和探索的养老方式。【时间轴】(PS:抱歉本期知识点密集,倩倩单人solo段落较长,请见谅)03:11 抱团养老不只有同龄人共居这一种选择04:05 共居养老严格意义上的核心要素08:46 共居养老是古已有之的居住形式10:34 在现有社区中是否可能实现共居养老15:20 老老共居、同龄人共居有哪些难题19:05 选择不同代际同居的原因和阻碍22:29 一起吃饭、参与活动是确保共居养老可持续的核心要素25:20 不同代际共居如何破冰、相处28:14 大胆袒露心迹,与长辈交流过程中的压力来源36:08 为什么说共居养老不适合所有人,以刘雪华老师为例39:30 独居且享受独居的老人依然存在恐惧以及可以如何化解43:54 实现共居养老需要硬件条件的保障(选址、适老化环境、服务设施可及等)47:24 抱团养老为何会被视为“理想的养老方式” 【相关信息】1.通过10min视频了解共居养老https://www.ted.com/talks/grace_kim_how_cohousing_can_make_us_happier_and_live_longer?referrer=playlist-how_we_live_now 2.实现共居养老的要素1)充分的独立空间2)固定的、有助于交往的公共空间3)通过规律的集体活动保障社区凝聚力4)明确的权力责任5)制度性的集体决策机制3.幸福守门人计划“幸福守门人”是清华大学养老研究团队与中南大学合作,在科技部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支持下完成的农村老人心理情况研究。通过孤独量表、抑郁量表、身心健康简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研究团队发现大多数农村老人存在孤单问题,但尚未发展到严重抑郁的程度,即大部分农村老人是健康的,但另外有一部分人是临界点人群,极少部分人需要治疗类的特殊关爱。为了防止健康的老年人未来走向临界点,为了防止那些临界点的人群变为高危人群,研究团队设计了“幸福守门人”模式的金字塔组织结构,通过与地方官员配合工作,划出区片,在每个区都有帮助农村老人的精神科大夫,同时动员乡村医生、社区积极分子以及社工,一起来关心留守老年人。模式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定期活动促使老人们之间形成互动、互助,情感互惠,防止老年人出现心理危机。“幸福守门人”模式于2019年进入了国家卫健委发起的全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被列为项目的心理干预手段之一。卫健委在全国选择了1600个城市社区、320个农村社区推广“幸福守门人”模式。【关于我们】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欢迎大家收听、留言与我们互动,每一句体会、每一则分享、每一封邮件对于我们而言都十分珍贵,正式往来欢迎写信到:Disrupt-aging@outlook.com,【欢迎添加小助手Disruptaging2021加入听友微信群获得本期加量干货内容】,也欢迎前往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通过当期“喜欢作者”为默默耕耘的我们打赏。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不能许你晚年幸福,但希望和准备总是要有的——积极、坦然、体面老去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