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作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残疾作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023-03-22    05'14''

主播: 百利天下留学

155 0

介绍:
你好,这里是百利留学声,我是为你带来100位诺奖得主传奇故事的Yoyo老师。如果你知道海伦•凯勒,就一定听说过她的自传体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是伟大经历和平凡故事完美的结合。为什么一本自传能够震撼人心,成为享誉全球的青少年必读丛书呢?我想一是因为这本书描绘了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二是因为作为一位聋盲女性,海伦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令人钦佩。 那么海伦在书中是如何描述她和莎莉文老师的师生情谊的呢?“每个老师都能把孩子领进教室,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使孩子学到真正的东西。我的老师与我相亲相爱,密不可分。我永远也分不清,我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喜爱,有多少是自己内心固有的,有多少是她赐予我的。她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是沿着她的足迹前进的。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属于她,我的才能、抱负和欢乐,无不由她的爱所点化而成。”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深厚感情可见一斑。莎莉文老师也为了海伦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让海伦得以入读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毕业于高等院校的聋盲人。 在哈佛的学习生活对于海伦来说并不轻松。课堂上教授讲课的内容,需要莎莉文老师一个一个单词拼写在海伦手上,海伦才能知道教授在讲什么;而大学的教材,也几乎没有盲文版本,需要请别人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给海伦,海伦才能阅读书本上的内容。艰辛的学习过程迫使海伦要付出数倍乃至于数十倍的时间才能掌握拥有视力的人一堂课就能学会的知识。在其他同学参加舞会、外出玩耍的时候,海伦却要步履维艰地在黑暗的知识之路上下求索。海伦是如此地渴望拥有光明,但是她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没有视力障碍的健全人其实并不珍惜他们的“特权”,他们往往对身边的美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当海伦问身边的同学是否能够描述出五位好友的面容时,大部分的人都无法很快地想起好友眼睛的颜色,更别提日常的着装、头发的长短。有视力的人,总是对周边的一切习以为常,仅会注意到令人惊奇的景色和壮观的事物。然而即便是面对着奇景异象,他们的眼睛也总是懒洋洋的,拥有健康的身体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惯性,而非是恩赐。 但如果上帝恩赐海伦三天光明的话,她会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第一天,海伦准备看人,她会把身边最亲爱的朋友都叫来,长久地凝视他们的脸,“把他们内在美的外部迹象铭刻在心中”,还会看看自己的小狗们,将他们的忠诚、热情具象化;第二天,海伦想看看博物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地瞥一眼”,人类进步的奇观,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全部都浓缩在那里,而夜晚也绝不会被浪费,剧院是海伦汲取养分的地方,也是聋盲人最难欣赏的艺术,那么拥有光明的第二夜一定要看看戏剧;第三天,海伦要回到自己的故乡,从那里出发看看城市的美景,用眼睛迎接朝阳、欢送夕阳。 虽然三天时间不能让海伦看尽世间万物,但是作为聋盲人的她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善用你的耳朵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感官……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珍惜现有的美好,犹如明天将会失去那样——我想这便是海伦•凯勒的故事为我们带来的生活启示,提醒我们珍爱生命,在逆境中也要奋发图强。 希望海伦•凯勒的精神和意志能够像莎莉文老师为盲童带来光明一样,照亮你的人生。好的,海伦•凯勒的故事就为你介绍到这里。感谢你的聆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