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印心·公冶长篇·第7至第12章(性格刚强方能成大事)

论语印心·公冶长篇·第7至第12章(性格刚强方能成大事)

2017-10-18    10'46''

主播: 恩悦书院

86 1

介绍: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歟?”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疏】   子路胸無城府,雖少夫子僅七歲,仍天真狀若孩童。真,有天真、有返璞歸真。然須見性方為實真,否則僅彼天真終帶幼稚。子路未見性,故夫子每針砭之。 【鈔】   子路非常直爽可愛,但也帶著幼稚。因此他的直沒能作太多、太大的貢獻,因而不能幫太多人的忙。所以孔子一直喜歡他,也不停地教育他。就可惜子路太淺了,稍一稱讚就像孩子一樣喜形於色,所以難得深入。 (5-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疏】   聰明、能力、才氣、德行、智慧皆人不同氣質。有天生者,如聰明、才氣。有後天學習者,如德行。有先天氣質輔以後天學習者,如能力、智慧。然最難者,為性格打造,無師父,難自雕琢。不有堅毅性格,雖聰明、智慧,難成大事。 【鈔】   大家都不懂孔子。聽説孔子最高境界是“仁”,孟武伯想在孔子弟子中找些助手,就問子路、冉求、公西華是不是達到“仁”的境界了。孔子不好教育孟武伯,只好在介紹每個弟子長處的同時,也委婉地讓孟武伯去體會“仁”不是那麽容易達到的。   就像李白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每個人的才質是不同的。要能用人之長,避人之短,就需要有知人之明。   我個人認爲,知人比知己容易。我認爲老子說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頗有道理。 (5-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疏】   弗如也,子貢確差顏淵遠矣。顔回愈於子貢之處,於心領神會、於謙虛篤行,然子貢僅在聰明記問之間著眼。 【鈔】   “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傳統有兩個解釋:一是“我跟你都不如顏囘”,另一個是“不如他,我同意你,你真的不如他。”應該是第二種解釋才對。顏囘是孔子最好的弟子,是因爲顏囘謙虛、用心、認真、行動,但是子貢只以爲顏囘是腦筋好、反應快,聞一知十。子貢的回答差得太遠了,孔子真不知道該怎麽說才是,所以順著子貢的話說,“不如他,你真是不如他。”大家把孔子思想脈絡弄清楚以後,就會知道這一種解釋纔是對的。大家也可以好好體會體會孔子對子貢的失望,與無可奈何的心境。 (5-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疏】   宰我放蕩不羈、天馬行空之人,正須對治雕琢。夫子真可謂高明師父。 【鈔】   在《論語》裏面,孔子對宰我總是不假辭色。看起來,以爲孔子非常討厭宰我似的。但是,孔子說宰我是屬於他“言語科”的弟子。如果宰我真像我們感覺地那麽不堪,是不可能被列入“言語科”弟子的。   從宰我挑戰孔子的一些問題來看,宰我有他的思想,但是個天馬行空、狂妄不羈的人。對這種人,特別需要痛下針砭。也只有高明師父,能作慈母、能作嚴父、能作天使、也能作凶神惡煞,就看需要怎麽樣對治弟子的毛病。 (5-11)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疏】   性格剛強方能成大事。然剛強非剛烈。老子所謂“勝人者力,自勝者強”,同旨也。《中庸》論為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是知剛強性格,亦由學、問、思、辨、行而來。 【鈔】   剛強跟剛烈,看似接近而實在差很多。剛強的人,不需要剛烈;剛烈的人,也不見得剛強。剛強能帶領人、能溫暖人;剛烈則經常會傷人。就像火,能溫暖人,也會灼人。一強一烈,雖然只是語義上的定義與瞭解不同,但是,是兩個值得好好玩味的觀念。 (5-12)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疏】   子貢之言不謬,然夫子教以“先行其言,而後從之。”(2-13)。明眼師父,層層推進,子貢之言不謬而差矣。 【鈔】   藥,不在貴,在能治人病才是好。藥譜,不在會背,在會用。話也是一樣,不在會講,在能對人有用,在能自己做得到。   這又是師父重要之處。人都有看別人清楚,看自己有盲點的毛病。越是聰明、越是會說的人,越是有盲點。只有師父能針砭自己,引領自己一直向上。子貢到底是個聰明人,到底知道師父的好,到底從師父那兒得到無窮的益處,所以孔子過世以後,其他弟子都像對父母守喪一樣,廬墓三年,唯獨子貢在墓邊守了六年。子貢雖然不是劃時代的人物,在當時已經是出類拔萃的人才了。孔子能有這種弟子,也算是有些安慰了吧。 ###作者:恩悦书院山长 尹建维先生 朗读:罗宇星同学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恩悦书院”,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