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印心·公冶长篇·第13至第17章(论语,从因上读,从行动上读)

论语印心·公冶长篇·第13至第17章(论语,从因上读,从行动上读)

2017-10-31    12'25''

主播: 恩悦书院

495 0

介绍:
(5-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疏】   初得妙處,樂談玄說妙。真得妙處,語皆平實。真妙在悟、在行,不在言。言得,行不得,豈不自慚?   此亦竊自慚處。 【鈔】   所謂“性與天道”,就是人與生命的本源處,這是人之所以爲人,這是人的學習最重要的事情,孔子怎麽可能藏私不談?但是,真正能到這個程度,真正對這些問題有興趣的人反而不多。程度不到,還是小事,對這個問題沒興趣,這就令人不解了。   我有很多的經驗:我每次問人,生命有沒有與生俱來的意義和目的?大部分人說有,問爲什麽?大部分人回答不出來,或是回答地不很好。再問,是什麽?大部分的時候,許多人就沒有繼續追逐這個問題的興趣。似乎是覺得這個問題太不切實際,只是文字、邏輯的思辨,沒什麽意思,不好玩。我也就只有打住不討論了。哪天到我也有些境界,不愛說,能見機而說的時候,大約也就是這種“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言也。 (5-14)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疏】   生命、天機豈待子路? 【鈔】   前面的還沒做好,不急著聼後面的,甚至害怕聽到新的。說起來,子路是爲了要努力實踐,還沒實踐好,不願又學新東西,落得“樣樣通、樣樣鬆”,這當然是好事。但是學習要努力,要有“時不我與”的精神與熱情,不能是玩票似的,慢慢來,以為自己有無限的時間,等自己有心情,好整以暇再説的。這樣子,就不是真正地用功。所以從這一句話,就可以看出子路是個隨著性子做事的人,不是真正用功的人。這,能不讓孔子思念顏淵嗎? (5-15)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疏】   隱惡揚善乃個人修養,亦社會教育,予人以無限機會、無窮希望、無盡動力、一片光明。“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春秋》深意,乃夫子教化人心醇厚之必須手段也。讀者其細闡之。 【鈔】   孔文子在當時並不是什麽特別清高或是高明的人物,因此子貢就很奇怪爲什麽他死後的諡號似乎還不錯,而請教老師。孔子不以偏概全,還是點出孔文子的優點。   這,就是孔子所謂的“不惑”。不會因爲情緒而左右一個人的判斷。 (5-16)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疏】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歟!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5-5)   子曰:“臨之以莊,則敬。”(2-20)上對下臨之以莊,則下敬。下對上事之以敬,上亦莊然待之。   子又曰:“修己以敬。”(14-43)。故知,恭敬者,立身之本、應接之道。   夫子論“恭、寬、信、敏、惠”五者行於天下:“惠則足以使人。”(17-5)   子曰:“使民以時。”(1-5)。使民而不違農時,合宜、合義也。非時尚不使民,況使民以不義之擧乎?   子產,鄭國賢大夫。若居天子之位,亦聖君也。 【鈔】   《論語》中有非常多談“領導”的教訓,但是一般都以個人修身來看而忽略了。交友之道、領導之道,就是人我的關係和反映。人與人之間,就像鏡子,是個什麽人過來,大家就“映”出個同樣的東西回去。君臣上下的關係雖然有角度的不同,但還是如實反映。上位的君莊重地站在人群鏡子前面,在下位的臣子們就很恭敬地回應。上位的君總讓下面的人得到好處,在下位的臣子們就樂為之用。這些,不都是很自然、很簡單、很容易做到的“領導力”嗎?一般人認爲《論語》都是談個人修身的問題也是有道理的,因爲《大學》裏說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只是,修身並不是做了讓人家去稱讚用的,修身是人在社會上接物、領導統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夫。 (5-17)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疏】   凡夫畏果,菩薩畏因。見果不見因斯乃凡夫。所謂“仁者無敵”自因果兩端見之,力量截然不同。聖人之言,須自因中讀、須自行上看。   “仁者無敵”者,無敵念也,故得其無敵之果。因果一如也。   晏平仲善與人交者,在久而不違待友之敬之因,故其亦得朋友久而恒敬之果也。久而敬之,交友之道,因果一如。 【鈔】   讀《論語》有幾個重點,或是訣竅:第一,是要從“因”上讀,不能從“果”上會。譬如說,“仁者無敵”,從果上讀,有仁德的人沒有敵人,這麽解釋,我們能學到什麽東西?沒有!那是有仁德的人才做得到的,跟我沒關係。若是解釋成,有仁德的人沒有敵念,那就有力量了,那就可以學習了。因爲沒有敵念,自然也就沒有敵人。後面有一章,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5-23)。“怨是用希”固然可以從果上來解釋:怨恨他們的人就很少,但不如從因上來看力量大:他們很少有埋怨的念頭。他們不埋怨人,別人自然也就不怨恨他們。是不?從因上來讀,是不是力量大多了?這一章也是,晏嬰因爲對朋友從頭到尾都很尊重,於是朋友自始自終也都很尊敬他。   第二,要從“行動”上來讀,不要只從“理論”上來看。也就是經常問:這一章要怎麽應用?前面談的從“因”上讀也有這一層的意思。另外擧一章來做例子。前面有一章: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1-13)。從理論來看,信要合乎義,說的話才容易實踐。這個解釋很好。問題是如果以這個脈絡來解釋,第三句“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就怎麽也說不圓。如果從“怎麽做”來悟這句話,那就順暢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否合“義”,那就先做到“信”,做到信,就接近義了。同樣地,第二句:“做到恭,就接近禮了。”第三句也圓了:“用做到跟這件事情接近的道理(不失其親),就是一個關鍵(亦可宗也)。”   另外,像“知者不惑”(9-29)。從果上、從理論上來看,有智慧的人,就不疑惑,這一章讀起來,味如嚼蠟,一點力量都沒有。那是有智慧的人的境界,可不是我的境界。讀了就忘了。問問自己怎麽做,答案就在“不惑”,也就是說,不要疑神疑鬼,有智慧的人,知道什麽事情可能還不清楚,要去找到答案,但不要在還沒有驗證以前,老是疑神疑鬼。這麽讀,整個《論語》,整個聖人的經典都會活起來的。 ###作者:尹建维先生 朗读:罗宇星同学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恩悦书院”,或者与小编联系,我们有专门的微信读书群,欢迎给节目留言,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