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老年大学(1)罗光毅

重庆市江北老年大学(1)罗光毅

2019-09-03    08'08''

主播: 李风😺

915 0

介绍:
穿行在老重庆的记忆里 作者:罗光毅 诵读:李风 翻阅刚装订好的《重庆晚报》副刊和“老重庆”专刊,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一头就扎进“老重庆”专刊,穿行在“老重庆”的记忆里。 “老重庆”专刊里的一篇篇文章,鲜活了我的记忆,往事如云如烟般漫上心头,浮现在眼前。 一篇《枇杷山公园正在蝶变》,引来我深深的怀念。枇杷山公园,曾是我一家几代人的美好记忆。小时候,家住下半城,距家最近的公园就是枇杷山公园了,步行去约需半小时。一年里,父母能带我们几兄妹去游一次园,就像过大节一样,会令我们兴奋不已。公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景,特别是最高处的红星亭,这些都会成为我家几兄妹向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 其实,那时候我对枇杷山公园的认识,就是有养眼的花草,高大的树木,还有就是可以登高远眺的红星亭。渐渐长大后,喜欢读书了,对知识有了渴望,就发现枇杷山公园不仅仅是一个公园,在枇杷山正街的公园入口旁,还有博物馆和图书馆,这两个地方,就成为我常去的地方。特别是图书馆,我读初中时的每一个假期,几乎是天天都泡在那里,读到了很多我喜欢的书籍。 但是,真正了解和认识枇杷山公园,却是近年来的事情。前年底,我参加了一个名叫“重庆母城文化沙龙”的微信群,这是一个以倡导人们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助推城市文化发展为宗旨,集文化、休闲、健身及传播城市文化为一体的社会公益平台。通过“寻找母城记忆”的休闲慢步,去揭开深藏在重庆背街小巷的一处处“母城记忆”的神秘面纱,去领略重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魅力。 在一次步游活动中,我们走进枇杷山公园,通过领队的解说,这才让我真正地走进了枇杷山公园的历史,才知晓这个公园是抗战时期原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在此修建的,并知晓了解放初期政府还公园给市民的精彩故事。 而另一篇《广阳岛脐橙——深埋历史烟云的荣光》也勾起了我的回忆。广阳岛以前叫广阳坝,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重庆市广阳坝园艺场在此诞生,我父亲荣幸地成为了园艺场的一名员工。从那时开始,我就不时会出现在那个风景秀美、果树飘香的坝上,对那里的一草一木,瓜果菜蔬,畜牧队,奶牛场,铁匠房,医疗室,甚至场部大门口的敲钟人,我都非常清楚。坝上的飞机跑道上,留下过我孩提时奔跑的足迹;那环绕坝上的排水沟的桃树下,留下过我读书的身影;坝上每一处建筑下,都曾留下过我和小伙伴们的欢声笑语。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已经深深地铭刻在脑海里。 广阳坝的水果是非常丰富和有名的。在那个年代,不仅仅是脐橙不易吃到,还有枇杷,那也是不易吃到的。枇杷一成熟,黄灿灿地挂满枝头,令人垂chui涎欲滴,但很快就被采cai摘zhai运走了,我只能从采cai摘zhai的员工私下带回来的几个枇杷里品味到。其实,除了脐橙和枇杷,广阳坝高峰果园的桃子,也是那个年代市场上难得看见的上乘水果。那个蟠桃有小饭碗那么大,香桃真是香甜可口。快成熟时,为防虫蛀,就会用纸口袋将品相好的桃子一个一个地包裹起来,让它们慢慢成熟。 现在,我每年都会去广阳坝,看看那里的山水,那里的果树,那里儿时的小伙伴们。 在“老重庆”专刊的字里行间,我从《李子坝传统风貌区开建》里,知道了飞虎队博物馆就要开馆了;我从《重现“中国华尔街”》里,了解到明年我们在打铜街就能感受到上海外滩的风情;知道了南滨路上的法国水师兵营穿上了新衣;更为期待的是,山城巷,这条百年老巷,这条一巷就能读懂老重庆的最资格的街巷,也将会闪亮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