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书法》----翰墨精神(上)

一《千年书法》----翰墨精神(上)

2018-11-19    13'15''

主播: 待FM之音

187 1

介绍:
2003年4月,上海博物馆的全体工作人员都在期盼和等待着,他们甚至有些焦灼和激动,因为他们将要迎接的是一件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瑰宝。 其实,这件令人牵挂不舍的稀世之宝仅仅是几卷薄薄的纸,纸上也仅仅是我们 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 中国文字,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是北宋淳化三年“奉旨”刻制的集帖。它将历代宫藏的书法作品,特别是 “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法帖,集中镌刻,拓ta4印成集。 当人们把目光都投射到这幅陈年集贴,为2之错愕为2之惊叹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在这篇篇笔墨背后,屹立的是一座横亘千年的艺术宝库。这就是 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历史。 当我们进入这扇浸染着墨色芬芳的大门时,我们就会发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敬仰的那一撇一捺,竟然深深地植根于民族久远的血液之中。它蕴含着文人情感和文化修养,体现了独具特色的优雅意境。他占据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有人这样说道,中国书法是中国艺术乃至中国文化中核心的核心。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 惟有汉字 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 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 这其中 除了历代书家们的笔墨功夫外,和汉字本身的特点 是否也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系呢?甚至是否推想,我们的祖先创作这种文字之初,就已经在那些字里行间,融入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呢? 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青铜器就已经进入了高度发达的时期。几乎是在青铜器产生的同时,一种兼有纪实和装饰作用的文字 出现在了钟鼎之上。这种青铜钟鼎之上的文字,被后人称为“钟鼎文”。古人把青铜称作“金”,因此这种文字又被称为“金文”。 清代书法家李瑞清曾说:“学书不学毛公鼎,犹 儒生不读《尚书》。”认为临摹毛公鼎 铭文 字体,是学习书法必不可缺的一课。 后世的篆书虽然把书写工具,改为毛笔写在宣纸上。但是,他们仍然必须保留刀刻斧凿的金文特征。 钟鼎文已经非常久远了,但是它依然算不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这些线条后来被证实是中国可以辨识的最为古老的文字体系。由于这种文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的,后人便把它称作“甲骨文”。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剿灭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当时秦国通用的文字书体 有八种之多,秦始皇下令“书同文”,要求在全国使用统一的文字。丞相李斯在大篆zhuàn的基础之上 删繁就简,制定出一种 比大篆更加简洁规范的文字,这就是小篆。秦始皇把小篆定为标准字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李斯 也因此成为中国书法史上 第一位留下了姓名的 书法家。 沿着古中国文字的发展脉络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传统书法的体例 被依次划分为 真草隶篆zhuàn,其中的篆书就包括大篆和小篆 两种书体。既然作为汉文字源头的甲骨文和钟鼎文都被划属大篆书体的范畴之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推断,得出这样的结论呢:那些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的文字正是中国书法的 开山之作。或者说,中国书法的产生就是伴随着古代文字的产生而同步出现的呢? 古典:七弦绝巅 尽管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国书法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甲骨文、钟鼎文是迈出的第一步,当之无愧地是中国书法长河的“三江之源”。 在秦朝 通行小篆的同时,隶书在社会下层 悄然而生。到了汉代,隶书取代了小篆zhuàn,上升为主要通行字体。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史上 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使汉字告别了已经使用三千多年的古文字,彻底摆脱了古文字 那种象形的特点,所以汉代人 称隶书为“今文”。到了汉代末期,隶书向正书、行书、草书三个不同的方向演变,形成了中国书法最主要的三种书体,这就是文字史 也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 “隶变”。 如果说汉字自身的逐渐演变 为4中国书法展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么书法工具的逐步完善 无疑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的书法艺术不能脱离文字基础而存在,不能脱离笔墨工具来表达。但是仅仅有了文字,仅仅有了笔墨就称得上是书法吗?中国书法能够延续千年之久,而且至今还在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那么支撑它艺术价值最为根本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 清代的刘熙载3 在他的《艺概•书概》中这样写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 如其人而已。”一管柔毫、一张宣纸,就可以把人的精神性情 清晰而又千差万别地 体现在笔下的点线之中。以最简单的工具,直接的把握 物我之真,万象之美。“天地万物之变动,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原来,书法艺术和书写者的人格性情 就是这样紧镶密嵌地 成为浑圆的一体——艺术成为人的具体意义和生动展示,人格性情 成为艺术的最终目的 和内在灵魂。这或许就是我们 所要寻找的答案。 带着这样的思索,让我们重新回到 浩瀚的书法历史中 去求证、去发现那沉寂千年的墨迹纸张背后 灵动着的 一副副鲜活的 生命形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