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78——梁成穗老师分享三字经教学2

三字经讲解78——梁成穗老师分享三字经教学2

2016-05-11    43'53''

主播: ww_echo

140 12

介绍:
今天给大家讲如何教《三字》经“人之初”到“名俱扬”。昨天我讲了教学时给学生整体的观念,今天我分三部分讲。第一部分了解背景,只有了解背景才能把握更好。1王应麟是什么人,在宁波街头伫立着这样一个雕像是宋末最后一位礼部尚书,南宋末期教育部部长,他一生有600多部著作,留下的著作中天文地理、农耕水利、诗词歌赋、语言文字,是位大儒什么都是通的。2崖山海战:崖山在广东新会,崖山海战后南宋结束,进入蒙古人统治。3宋末三杰,南宋末期最重要的抗金英雄为文天祥、陆秀夫、张仕杰,文天祥、陆秀夫是王应麟的学生,文天祥在打仗前期被捕,就有了《过伶仃洋》,伶仃洋就在崖山附近。文天祥一路被押往大都,百姓知道文天祥所过之地就给他读祭文,文天祥、陆秀夫、张仕杰誓死不向蒙古人投降。不仅是对宋朝效忠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效忠,这样的气节值得我们学习。4写三字经的原因。蒙古人不接受中国文化,汉人没官可做,做官就需要说蒙古话,穿蒙古衣,给蒙古人送礼,元朝的历制非常黑暗,隐居二十载所有文章只写甲子,不写年号。结合当时情境在蒙古人统治之下将中国文化传递给孩子们编写了三字经中国文化的遗嘱。定位准确讲三字经价值体现出来,在蒙学里只有三字经被称为经,王应麟这样的大儒写出这样的三字经是非常不一般的。5三字经成为经,经的意思,经,织也。许慎《说文》经静而纬动。经为静的,纬经是不变的,引申为长行的历史不变的意思,比如说经常。还被引申为经书就是思想道德为标准的书《诗经》《四书五经》。6我们来了解远古帝王,伏羲是我们中华人文始祖教会我们织网打鱼、驯养野兽创造了器具用来祭祀,发明琴瑟等乐器创作歌谣。神农制作农具教农业生产,便尝百草,教会人们治病。皇帝建立国家基本雏型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尧帝,史记中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名训德,以亲九族”前面简单说了几位帝王。接下来详细说舜帝的故事:雷泽捕鱼,在雷泽这个地方,年轻力壮捕鱼多,年老体弱就少,就会发生争执,舜捕鱼多就分给年老体弱的人,从舜的行为中明白了要对谦让,在雷泽形成谦让的好风气。 第二部分解读句子。我们要读出每句话的含义和大儒王应麟要告诉我们什么?,“人之初性本善”出自孟子的话,孟子多次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比如在孟子告子上提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性善论定义在人为善,定义动物为恶。性相近习相远”出自论语阳货,开篇孔孟之道,他想告诉汉族孩子要学孔孟之道、学儒,学善良的人,学中国传统文化。苟不教性乃迁不教育的话人性就消失了。“教之道贵以专”这个“专”专心学习,在三字经背景下主旨为劝大家专心学习华夏文化学儒。“昔孟母,择邻处”只是想找到适合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吗?孟母三迁孟母更深的一层希望孟子在学儒的环境学习儒学她才放心。“孟母断机”。孟母看到孟子没好好学习传统文化而伤心,弄断梭子。触动小孟子,开始好好跟着孔子门人子思学习儒家传统文化成为亚圣。教学第一步让学生认识“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要孩子刻苦努力学习学问还要孩子提高道德修养,“有义方”教育孩子遵循道义而行,他督促孩子效仿圣贤用华夏文化儒学培养孩子。所以孩子个个成才。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期中的一个方案,首先认识”人”,《三字经》开篇六个字很不简单,让孩子心中留下”人”和”善”的深刻印象,让”人”在心中立起来,立的稳稳的,那”善”就长养起来了。先投影”人”甲骨文金文小篆,讲远古四帝王的故事;投影“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二帝”讲唐尧舜禹禅让百姓歌颂的故事,了解勤政爱民,树立榜样和”善良”的形象,这样”人”就立出来了。这几位帝王的不同故事在以后的课程中会反复讲述。接下来带学生反复读这六个字,反复体会,告诉平仄韵,感受”性本善”是突出重点。下一步认识”善”金文,是善良。认识到天人合一,通过”大”“天”的甲骨文小篆字形上的联系,天是人字上面多一横,人在天地之间,让学生树立整体合谐万物一体天地人一统的概念,对于天地自然真理规律要有敬畏之心。那天蓝树绿水清就要好好保护。远古帝王懂得天人合一所以他们是善是大写的人。这会孩子们就读出人的自豪感了,大写的人就立起立来,善良也载根了。然后讲崖山海战,宋未三杰,王应麟的故事,孩子们对《三字经》的兴趣激发出来。可以简单讲述甲子天干地支的知识。孩子们再读”人之初,贵以专”读出韵律读出美。重点字”专”甲骨文小篆。接下来孟母和窦父的故事,文本部分通过字音字韵感受孟母的焦虑和窦父教子有方心情舒畅。深切体会到王夫子大儒对字音的选取非常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