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111——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三字经讲解111——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2016-06-28    47'22''

主播: ww_echo

282 9

介绍:
正音第111讲摘要 2016-6-28 请关注正音公众号,获得更多学习信息。 1 我们读到“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相揖逊,称盛世”是对二帝功绩的概括和称赞。夏朝共400年,商朝600年,周朝800年。“夏有大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这里介绍了1800的年限。 2 禹 字形像虫子。《说文》:“禹。虫也。”在中国历史上,就是指大禹。大禹的父亲鲧采用"封堵"的方法治水,以失败告终,还被贬官。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大禹治水的功德被老百姓和官员承认。舜禅让王位给大禹。 3 商 商代表朝代的名称,与商人有关。商人从事买卖,是商量的过程。商的原义是估量,计算的意思。商的字形像章程的章,讲规矩。《广雅》:商,度也。《说文》:商,从外至内也。从外到内估量它的重量。《汉书·律历志上》:“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 这里指原意。“操与众商议,欲立植为世子”(《三国演义》). 4、汤,看汤的字型左右结构左边是水右边是yang。tang和yang声音比较接近。tang这个音读起来有热水开水的感觉,本来的意思就是热水、开水的意思。《说文》汤,热水也。《论语》里也用原义表达,见不善如探汤。《列子》汤问如探汤。汤原来指热水的意思。生活中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少了,汤羊,用热水处理过的整只羊、汤浴热水浴。以前取暖的容器汤婆子现在叫暖水袋。这个汤也是用的原意。后面汤也叫菜汤,“三日入初夏,洗手做羹汤”本文汤指商朝的开国之君。 5、“周文武”接下来学“武”,我们给出“武”的金文、小篆、楷体,一个脚印是止的意思表示在什么地方、还有一部分是戈就是武器,关于这个字的解释我们后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止戈为武”制止打仗不是的汉字起源的解释是后面一个新的意义,通过金文、小篆、字型的原义:人持戈行进,表示动武,也就是持戈向前本意勇猛、猛烈。我们不进行正音识字的话没有找到字的原意,如果没有找到字的原意,不太好延伸。每次听到武的最多解释止戈为武这不是按照汉子造字,武是步伐非常坚定地拿着武器去作战,勇猛、猛烈的意思比如威武三字经讲的“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武特指周武王,文武王是去世后人们给他们的封号。 6、接下来再学王字,先看王字的字型。看到王字型,和武字一样想找他的本意再找后人赋予他的意思。多数人是后人赋予他的意思是由《说文》许慎赋予的解释“王,天下所归王也”,而且说文里特别说明董仲舒曰,董仲舒解释王字,古之造文者,三划而连其中为之王,三者天地人也,参者为之王也。把天地参透就是王。许慎解释的来历来自于董仲舒,《市民》王,天子也。看到甲骨、金文很明显是一种武器,像个斧、钺之型的武器。后来变成了礼器,高僧大德举的禅杖,禅杖本来也是武器变成礼器。斧钺原本是武器变成礼器象征王者的权威。由斧、钺,我们前面的许慎、董仲舒的解释是后面所赋有的解释。甲骨文看不出三划,只能看出是斧钺武器。武,止戈为武是后面人附加的解释,武准确来讲拿着武器向前走,雄赳赳、气昂昂地去打仗。王,拿着斧、钺。殷周时代王是对帝王的称乎,“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三”在这里实指三个朝代开国之王。 7、关于三皇五帝接下来我们把历史读一读就知哪些王,《三字经》讲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二帝尧舜,三帝禹、汤、文武王。自古以来历史上就有不同的说法,这里讲八个时期最著名的九个人物,我们按照时期来说是三皇五帝,文武并称是在文王时期整个天下分成三份以有其二归于周,在这个基础上武王伐纣成功所以文武并称。八个时代一共出现九个历史人物《三字经》王夫子讲法比较清晰。现在我们从历史部分读到现在所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