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6E11 物产中大:基于“一体两翼”战略的资金集中运营

S6E11 物产中大:基于“一体两翼”战略的资金集中运营

2018-08-20    07'58''

主播: 财资一家

193 0

介绍:
本期将为您带来“流动性与票据”的第十一讲,物产中大:基于“一体两翼”战略的资金集中运营。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省属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大宗商品服务集成商之一,自2011年起连续入围《财富》世界500强。2015年,集团混改成功实现整体上市,并更名为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物产中大拥有各级成员公司300余家,核心业务涉及国内外贸易、高端制造业、不动产经营、金融和资本投资等领域。近年来,物产中大按照“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加快实施“流通4.0”,通过不断创新升级,实现从轻资产模式为主向“轻重高”结合的产业格局转变,全力构建以流通集成服务为主体、以金融与高端制造业为两翼的产融互动业务格局。 在此背景下,物产中大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君波介绍:“集团财务公司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开业。早在2005年,物产中大集团就借鉴了国内外一些企业集团的先进做法并总结了经验,为了强化资金运用这个职能,把资金管理运营的职责从财务部独立出来,专门成立了一个资金运用管理中心。” 财务公司支持企业战略以及“一体两翼”战略,离不开两方面。一要立足集团,为成员单位提供管理和经营上的支持;二要面向产业,立足内部,把业务范围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从金融资源的组织者、配置者和优化者角度去考虑,由内而外夯实基础。通过收支两条线进行集中化管理,物产中大集团无论是资金管理模式还是运营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整个集团利益的最大化。成立财务公司后,集团资金管理分为资金运营中心和财务公司两部分。王君波说:“随着财务公司运营的稳定和成熟,未来将进一步依托集团强大的流通产业背景,充分发挥资金归集、结算、信贷、票据等方面的金融功能,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拓展服务,支撑集团‘一体两翼’和‘流通4.0’新型综合商社战略的全面推进,为集团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效益。” 对应财务公司的资金管理目标,王君波认为可以用三方面来概括,即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控制资金风险、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资金运营效率和流动性管理水平。 王君波将物产中大集团的资金管理模式归纳为两个阶段:前10年,统一为8个字,“集中管控,两级运营”,具体有5个统一,统一银行授信、统一账户管理、统一资金调度、统一债券发行、统一担保管理。物产中大集团通过资金集中运营来提升整个集团资金运营的集约化水平,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和运营效益。在交流过程中,“效率”和“效益”是王君波频繁提及的词,这也是最佳流动性管理效能的核心。 随着财务公司运营的稳定和成熟,未来将进一步依托集团强大的流通产业背景,充分发挥资金归集、结算、信贷、票据等方面的金融功能,并依托浙商银行这样的票据池、资产池金融服务,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支撑集团‘一体两翼’和‘流通4.0’战略发展。 财务公司成立以后,物产中大集团的资金管理更强化了财务公司平台化运营和成员公司的专业化运作,向司库型和平台化全面发展。财务公司主要立足集团、服务集团,打造了集团统一的5个平台:即统一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统一的投融资平台、统一的资金结算平台、统一的资金风险监控平台、统一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集团成立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系统的资金运用管理制度基础。而财务公司成立后制定的具体业务制度超过了60项,实现了整个制度的统一。 以账户管理为例。王君波说道,目前集团涉及的成员单位较多,原则上,银行账户的开设必须由集团资金运营中心审批。现在集团实行两级管理:一级成员必须由财务公司审批,二级成员则需要向资金运营中心和财务公司报备。这从源头上控制了账户数量,也为整个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奠定了基础。此外,物产中大集团通过跟银行开展“总对总”的战略合作,如与浙商银行的战略合作,包括集团授信、票据池、资产池等业务合作,发挥了集团的规模效应,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支持了集团的流动性管理和金融业务开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物产中大集团形成了供应链集成服务的商业模式。在大宗商品贸易过程中,资金结算的一大特点就是票据结算量占比较大,占50%~60%。例如,物产2015年的应收票据在15亿元左右,应付票据达到100多亿元。提及票据管理,王君波解释,由于集团成员单位和子公司较多,分布在全国各地范围广,超大额票据、“两小一短”票据处理困难。这促使集团加强内部结算管理,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票据管理成本。所以,早在2012年,集团就制定了票据集中管理办法。王君波进一步说道,结合浙商银行推出的票据池和资产池,物产中大集团在票据池的管理模式上采用“自收自用,集团调剂”的管理模式,2016年累计入池量达到25亿元,充分提升了集团票据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了成员单位票据资源共享,降低了财务成本和票据管理成本。 由于物产中大集团下面有很多子公司,物产的票据池是大池套小池模式,子公司里的票据自收自用,出现余缺则由集团总部进行调剂。这种模式提高了整个集团票据的效率。通过浙商银行的票据池产品,物产中大集团降低了沉淀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充分满足短期资金的需求。具体特点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票据动态质押:集团把超大额票据、“两小一短”票据全部或部分质押给浙商银行形成票据质押池融资额度,质押率最高可达100%;且在质押池融资额度内,集团还可灵活办理各项表内外的授信业务。 第二,集团额度调剂:集团下属成员单位的票据可分散入池,由集团统一集中管理票据资源,并由集团调剂各成员单位在票据质押池融资的额度,实现额度共享。 第三,额度转移计价:集团可按约定规则向池融资额度调入使用成员单位收取额度转移费,同时对调出成员单位支付额度转移费,实现集团内调剂额度的有偿使用,成员单位可将盈余的池融资额度转化为财务价值。 企业流动性管理的灵动与柔性在于资金与票据的效率和效益,即流动性与效益性的最佳状态。资金只有在运动过程中才能创造效益,特别对于流通贸易企业来讲,如何在流动过程中创造价值和管理价值,是财务公司的重点。 本期《财资一家·有声杂志》分享的物产中大:基于“一体两翼”战略的资金集中运营就到这里,更多内容也可以查阅《财资中国·财富风尚》杂志。 如果您有想听到的内容,或者对我们的栏目有建议或意见,欢迎留言评论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