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周】《流文溢彩》—钟伟佳

【第二十一周】《流文溢彩》—钟伟佳

2024-02-04    11'00''

主播: 晓升心韵广播站

254 1

介绍:
编辑员:庄燕菱后期员:颜思仪BGM:《Our Future(Piano Version)》—Peder B. Helland末尾曲:《浮夸》—陈奕迅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大家好,这里是晓升心韵广播站,我是播音员钟伟佳。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进入今天的《流文溢彩》。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鲁迅先生所著的《范爱农》。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鲁迅先生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之后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借“追忆往事”之名,写下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合编于《旧事重提》一书,后改名为《朝花夕拾》。其中,鲁迅先生追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同学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写下了《范爱农》一文。《范爱农》主要叙述了同乡会争执、故乡重逢、报馆案风波三个片段,从外貌、性格等各个刻画了范爱农这一冷静、热忱、正直、爱国的形象。又通过描述范爱农的悲剧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对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摧残,并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病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文中谈到,开始时,两人并非朋友,甚至几次争论过,而彼时的鲁迅更是认定“要革命,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而当他回国后,两人再次于故乡绍兴相遇,话里投机的二人很快熟络起来。此后,两人几乎成了挚友。不久,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们成了同事。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鲁迅先生与范爱农因工作的原因分别了。最后,范爱农生活越来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后,范爱农失足溺死于河中。文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即对光复后的绍兴换汤不换药的描述。这其实已埋下了范爱农悲剧的伏笔。鲁迅对范爱农没有一句正面的赞扬,“只是从他的神情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从他的行动实在勤快得可以”一句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爱农心中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鲁迅随后又用了很多笔墨写光复后绍兴的现实,实则就是在探讨造成范爱农悲剧命运的原因。从文学形式上看,《范爱农》是一篇追忆性的散文,但鲁迅先生在文中多处融入了自己的主观看法,这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也极大地拉进了读者与鲁迅先生的距离,并无不凸显出鲁迅先生的愤怒、惋惜与失望。此外,文中还采用了大量白描的手法,无论是对范爱农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对事件及场景的描述,都以最朴素、最真实的文字进行叙述,如“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以及“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等句,都将范爱农的傲慢、冷漠与鲁迅先生的愤慨展现得淋漓尽致,以最直白的方式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等特点。文章写故乡重逢这一桥段,不仅仅写了鲁迅先生与范爱农的生活状况,诸如“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等一系列句子,以及对“光复后的绍兴”的描述,都显露出了鲁迅先生对现实的讽刺与对辛亥革命的失望。或许出于对范爱农的惋惜,或许出于对辛亥革命的失望,或许出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亦或许出于对祖国的爱,鲁迅先生毅然决然地写下了这篇文章,他以笔为枪,以墨水作子弹,将不屈的呐喊传向全中国,或许这样会遭到反动势力的迫害,但他孑然一身,甘愿化作厉鬼,将腐朽的旧中国撕扯殆尽,将麻木不仁的人民唤醒。我想,这就是鲁迅先生冒险也要写下这篇《范爱农》的原因吧。以上就是今天《流文溢彩》的全部内容,我是播音员钟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