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浮生六记》(徐依亭)

再读《浮生六记》(徐依亭)

2018-07-24    05'02''

主播: 欧阳若菲

133 0

介绍:
金庸先生说得好,“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沈复夫妇如此。 沈陈二人,因一粥结发,共同度过琴瑟和谐的二十三年。在这短暂而欢快的二十三年中,两人既是夫妻,又是知己,倾心相知,无所不谈。他们之间的情意,和后世的钱钟书杨绛相似,乃才子佳人,天作之合。 无论是精神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他们都是圆满的,知足的。陈芸心灵手巧,纤悉生计,瓜果蔬菜善于烹调,针红女织极尽精细。更难得的是,她还会诗词文章,尤喜太白诗,常与沈复以及其友,诗歌酬和,对月赏花,谈吐悠然,气质优雅。且时怀遍访名胜,大畅襟怀之意,比之闺中妇人足不出户,见识浅短,其豪爽洒脱,令人钦佩。 像陈芸这样知书懂理的才女,婆家理性珍如拱璧,视为明珠。不幸的是,在封建社会所提倡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观念下,有才的媳妇往往备受公婆微词和挤兑,甚至被逼仳离,赶出家门。焦仲卿与刘兰芝,陆游与唐婉,无不因婆婆反对而劳燕分飞。陈芸生性疏阔,言行活泼,曾与妓女憨园结盟被负,后为公公纳妾失败,渐渐地便见责于翁,失欢于姑,成为家中的红颜祸水。 当陈芸在沈家几无立身之地时,沈复毅然选择违背父命,与陈芸僻地而居。沈复为他的任性付出了代价,离家之后,往往是待露而爨,入不敷出,而他又因交友不善,以致更为生活艰辛,甚至到寒冬无裘,食不果腹地步。陈芸的蒲柳之体,因生活困顿,缺医少药,痼疾难瘳,最后在饥寒交迫中赍恨而卒。 对陈芸而言,其恨的不是早逝,而是沈复待她甚厚,她却不能终奉箕帚。 陈芸是幸福的,封建社会不待见她,却有个痴心对她的人。她比唐婉幸运,没有被抛弃,也没有被钗头凤气死。终其一生,都有一个始终陪伴的人,有婿如此,夫妇何求? 元稹言:贫贱夫妻百事哀。沈陈二人,伉俪之情,又怎能拗得过贫穷落魄的生计呢?读《浮生六记》,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尤其是《坎坷记愁》一章,令人不忍卒读,睹之泫然泪下,泣涕如雨。 一生一世一双人。他们这一对眷侣,不知让多少人钦羡!真希望那些满腹才华的女儿,上天厚待些,多些福祚,为人间谱写更多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