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徐依亭)

《感悟生命》(徐依亭)

2018-07-24    06'29''

主播: 欧阳若菲

137 0

介绍:
《感悟生命》 无疾者无畏。很多人,藉着自己的健康身体,恣意妄为。“今朝有酒今朝醉”、“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在这些富有哲理的名句的鼓舞下,更加肆无忌惮,胡吃海喝,忘乎所以。 朋友相逢,不尽高兴,聚一聚,喝着酒,吹着牛;工作结束,吆五喝六,聊一聊,烧烤啤酒,感情久久;碰到喜事,心花怒放,亲朋好友一道,点上美食佳肴,吃得大腹便便,油光满面,不亦乐乎;遭遇挫折,消极倦怠,独自借酒浇愁,喝得一醉方休,稀里糊涂,不省人事……这些身边的饮食熟悉吗? 这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带给了无数人慰藉。或许,它代表着浓浓的亲情,深厚的友情,以及生活的趣味和活着的快乐。然而,如果人们将其认做人生的追求和生命价值的所在,物极必反,此文化便成了龇牙咧嘴的猛兽,正血口大张地向自己走来。 去年以前,我自诩自己的健康,胃口棒,消化好。对待美食美酒,一向来者不拒。街头烟雾缭绕的烧烤摊,火锅店,巷子里的香气四溢的风味小吃,无一不勾动着自己的味蕾。一丝抵抗都没有,便沦陷于美味的炮弹之中。大快朵颐,纵情享受,销无尽之烦忧,得人生之妙趣。深深地感觉,没有什么能比吃更快乐的。所以,许多时间都被浪费在吃的美好上。原来所保持的匀称的体态,一天一个样,两三个月的积累,走起路也得腆着孕妇的肚皮。 当我为眼下的生活知足时,突然有一天,感到腹部不适,我不以为然。几天后,这种不适感益发强烈,我才觉察到身体的不正常。去医院检查,开始医生说是结石,吃了药不管用再去检查,说是阑尾炎,也不管用。后来,又换了个医院,做CT和B超,诊断是胆囊炎。再后来,又做胃镜和肠镜,得出是慢性胃炎。 断断续续,痛感将近半年。这半年来,我一直抑郁,经常不由得往坏处想。我最焦虑的是身患不治之症。因为,在我的认知里,不少正常的人当身体不适时一查便是大病。我的伯父,风风火火一辈子,去医院检查时被诊断胃癌,网传的美女博士,才女老师,都在风韵最美的年纪如杨花落去。其实,更多使我疑神疑鬼的是朋友圈的水滴筹。之前,我从未想到过自己会生病,不理解那些患者是如何染病的。当病痛出其不意地与我相会时,我才惊讶其顽强入侵能力,我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脆弱。有时,我的脑子里萌发出可怕但又不能不想的念头,我或许就像一片早熟的叶子,将近迎接自己的黄昏,风一吹,我便落下人间的碧树。内心的凄惶和忧愁,那一叶小小的心舟,无法载动。 如果没有病,我真是无法管住自己这张嘴。医生的嘱咐,永远是最有效的,因为它是疼痛后的金玉良言。渐渐地,我的膳食结构和口味有了很大变换,素多荤少,清汤寡水。远离了油腻,身体渐渐好起来,心情也平和了许多。 古人总是智慧的,一句“病从口入”,便道尽了健康的真谛。如果不是因为饮食,能有那么多肥胖症吗?能有那么多糖尿病吗?能有那么多高血压吗?能有那么多癌症吗?可曾见过,缺衣少食的年代大胖子比比皆是?医院人满为患?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这些英雄有腰阔膀圆的吗?有疾病缠身吗?建国后,不乏有期颐之年的老者。而现代人呢,饮食上什么都不缺,什么都可以吃到,但缺的是最健康最原始的能量。超市里的凤爪,腌菜,注射了生长素的肉类和打了催熟剂的水果,哪一个对人体有好处?人和植物的生命历程是相似的,一种对植物的生命起到揠苗助长甚至摧残的药物,能对人的生命有益吗? 我还是怀念农村的田园生活。一条清澈的河流,一畦畦水光明滟的稻田,一列列婆娑可爱的树木,枝头沉甸甸的果树,院子里绿旺旺的蔬菜,凝结着大自然的精华,纯净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没有喧嚣的土壤,给了它们最原始的生命力。每次,我站在田头,都会深深地一口气,刷地体味到原始生命的真。 生活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也就生活在川流不息的毒流里。这已经够摧残生命,把曾经甜美与率真变得浮躁和压抑,把曾经的活泼与勇敢变得木讷与懦弱,为了所谓的生活,逐渐失去诗和远方,这难道不够可悲吗?心灵已残缺不全,我们至少要保住身体的完整,为何还无法约束这张贪得无厌的嘴?难道要在通往死亡的路上越走越远? 生命是宝贵的,只有一次,人们应该做的是,善待自己的生命,用勤奋和汗水去创造美好的价值,为生命的天空添一颗明亮的星星,每当仰望天空时,可以感受到动人的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