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诗&文】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2017-06-09    09'04''

主播: 苏会兵

66 1

介绍: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唐] 朗诵:慧冰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 关于作者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 ◆ ◆ 得遇一知己,把酒共言欢 ﹀ 暮色已至,诗人与终南山作别,下山路途中只有山间清寒皓月相随。似是不舍山间美景,诗人不时回望来时路,却见那幽静小路已隐入一片绿意苍茫里。原本以为是一幅诗人独自归家清幽寂寥的景象,却忽然宕开,恰好路遇好友斛斯山人,与其一路相携去了他家…… 孩子们也开柴门来迎客了。进门后,一条幽径,深入繁茂竹林,枝丫萝蔓,轻拂过诗人的衣衫。一屋子的欢声笑语,诗人与斛斯山人美酒共挥,把盏共话。长歌吟唱风入松的乐章,不知不觉间等到歌罢夜阑,已是河星已稀,月色自淡。此一番赏心乐事,自然陶醉忘机。 太白此诗以田家、饮酒为题材,似受陶潜田园诗的影响,也有陶诗那种描写琐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风格。然而太白始终是不同的,诗里单单一个“挥”字,就自显神情飞扬,口气中也带有清俊之味。相较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式的豪情狂气喷薄涌泄,此诗别有一种温缓敦厚、渊深朴茂的韵味。而陶潜的“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过门辄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之类,称心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意味,使人觉得李白的这番挥酒长歌自有一股其骨子里的英气在。 诗人这一夜所历,大抵与孟浩然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样,与好友谈论的是终南山的清风明月,和人生的落寞与繁华吧。而由这一场把酒言欢中,“得所憩”所承载的,或许应是在忘却行旅中的风尘漂泊之后的精神休憩,是在忘却长安城的尔虞我诈之后的心灵止泊。 愿李白的这首诗,也能给你精神上的休憩。世俗一切机巧之心,也于此时陶然忘却。 文/四玥 - 诗歌音乐 - 配乐剪辑自古琴演奏家李祥霆的作品《幽居》,出自专辑《幽居》。幽静的山径蜿蜒至竹林深处,只见那月下对饮的人呐,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