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爱     游记散文《行吟尼泊尔》六、圣教起源蓝毗尼

白爱 游记散文《行吟尼泊尔》六、圣教起源蓝毗尼

2021-10-14    10'21''

主播: 黎阳🐱

79 0

介绍:
圣教起源蓝毗尼 白 爱 走出大山,离开风光旖旎的博卡拉,历经了十一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深夜终于抵达了释迦牟尼佛诞生地蓝毗尼,身体已坍塌成一堆烂泥。朝圣的路漫长、曲折,于心,于身,都是一场洗礼。 晨曦中 ,一轮红日缓缓升起,丰圆盈润,通红透亮,伴着赤红的光芒投印在湖面上,呈现出两个火红的圆盘,炽烈瑞祥。西边浓雾迷蒙,如梦似幻,大自然呈现出最真实、最纯粹的本原。 蓝毗尼方圆数公里,建有世界各地佛教寺庙三十余座,人类对和平安宁的向往相同,对精神的慰籍依托相通。相传释迦牟尼佛诞生的菩提树下,和平公园,成为人们每日朝圣、修行之地。晨拜的人们围在菩提树下做早课,内心平静,神态安祥。在这块具有丰厚精神文化积淀层的沃土上,两千多年来,人们沐浴在佛陀大智慧的佛光里,无论外物贫穷与否,内心宁静、祥和、富足、宽平。 圣地空灵,我依在菩提树下诵读《金刚经》,体悟空与有、无常与永恒。佛陀圣教,将一种精神信仰深植于人心,引领人类遵循善念,敬畏万有,感恩万有,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如漫漫长夜的人间慧灯,照亮人类迷茫的精神世界,打开一条通向光明的大道。它以一种无以超越的哲学、宗教相互渗透、彼此弥合的方式,成为人类思想的缔造者,精神的引领者,让人类敬仰、效法、圣传,达到对宇宙人生的彻底证悟。 和平圣塔,象征人类永远向往无战争硝烟、无侵略饥荒的清宁世界。相信,人类的邪恶、争端、霸权、欲壑,在宗教信仰的引领中,最终会走向和平、至善、仁爱、博大的至高境界。夕阳渐渐西沉,大地祥瑞,天地清宁。在汉白玉雕琢的和平塔下,我恭敬仰望,深深跪拜,祈愿世界和平,天地祥和,国泰民安,人间康乐! 韩国寺空阔的殿堂内,燃烛莹光,没有中华寺的气派辉煌。在清寂的木鱼声中,音乐舒缓悠扬,放松催眠,带人进入一种冥想状态,沉浸在一种空灵幽境之中,与自己的内心深深交融。有多少人在形色匆匆中,没有关照过内心。近二十天的行走,语言,一直是我们沟通的障碍,少了很多直接的感受,但微笑、音乐、自然永远是人类通用的密码,舒畅无碍,直抵心魂。 夜晚,蛙鸣声声、禅意浓浓,坐在韩国寺的走廊里,与一位超级狂人闲谈聊天。眼前的奇葩是昨夜在中华寺门口遇见的华人大哥,一位苦逼行者,一副大胡、光头形象,一身短裤、长靴装扮,不算魁梧,有些偏胖。我的审美视界属于只可远观,不可近交的异类。但他一口流利的英语,即刻hold住我们。几次帮忙,深度交流,感觉这是一位高人,一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行者,无论外在还是内心,不只是小众,纯属绝品,心灵绝对自由,灵魂超级孤独,站在高处看世界,没人能懂。他读英文版的哲学、宗教书籍,在藏区行走过二十万公里,灵魂与藏区深度交融,思想与现实悖之千里,妄想用哲学家的思想引领世界,内心时常勾勒出一副壮阔而抽象的图景:站在大昭寺门口,他与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话,周遭尽是仰视他们的猪狗牛羊…… 哲学家与疯子只差一步之遥,或许,百年过后,眼前这位与我对过话的狂人便是又一位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伟大的哲学家、诗人、画家……有些在故去多年,才被世人尊崇、敬仰、膜拜。我不知道若干年后,他是疯子还是哲学家,但一定有一些思想在影响着我,跳出固有,超越禁闭,用心感悟,超然通达。 世界很多元,十年前,神农架,与我并肩坐过车的张金星,为寻找野人,深入林区十余载,留须尺余,野人未找到,却把自己变成了纯粹的野人。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些你我庸常之人无法理喻的人或事,因为非常理的人或事的存在,这个世界才更精彩,更生动,更多元,更丰富,也更深刻。 入睡前,墙壁上乱窜的两只硕大彩色壁虎,引得同伴大呼小叫,这个在老公怀里撒惯娇的小女生,忘了我也是女人。无奈,手机里播放李娜的《南无阿弥陀佛》,希望在佛号声中,我们均相安无事。佛教圣地,我不会杀生害命。倒是小女生将放在床板上的饼干顺手抓起,边吃边看手机,待半盒饼干下肚,感觉脸上酥酥发痒,一把抹去全是蚂蚁,咋一看,一盒爬满蚂蚁的饼干活脱脱变成了一盒黑芝麻饼,自然,又毫无征兆地引来一阵尖叫声。哄堂大笑间,没有任何挑战,小女生生吞活剥了无数弱小生灵。无心之过,阿弥陀佛! 这一路,除了泰米尔地区熙攘嘈杂,我们每日都浸泡在自然声中,夜眠晨醒。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尼泊尔演绎完尽。 我们都只是宇宙大生命之一叶、一滴,源于自然,归化于尘,生命的轮回,自然万物皆遵循。行走,愈发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浅薄,世界的博大与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