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控制孩子,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

你喜欢控制孩子,是因为控制不了自己

2016-04-23    05'35''

主播: 多德芬教育

73 0

介绍:
王小波曾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当人们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无力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时,就可能会寄希望于控制他人来获得安慰和肯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类似“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都是因为你……”的话,试图用爱来绑架和控制孩子。 我母亲是一个控制欲还比较强烈的人,而我又不是属于顺从型的孩子,所以我的“青春叛逆期”看起来比其他的孩子要长很多。其实她在99.9%的情况下都是真心实意地觉得她那么做完全是为我好,但是她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为我好”的控制背后,隐藏着更深刻的原因。 这是我妈妈在持续做的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她总希望通过改变我,来改变她的情绪。当她觉得焦虑的时候,那是因为“我让她这么担心”;当她觉得愤怒时,那是“我惹她生气”;而当她觉得沮丧时,那是因为“我让她失望”了。因为她无法控制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所以她之前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只有你改变了,我的心情才会变好。 后来我开始慢慢懂得,原来我们在想去控制别人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我们自己不稳定,需要别人的语言和行为来得到肯定或者是安慰。所以我们想去控制别人:既然我是因为你产生这样的负面情绪,而我自己又没有能力处理这种情绪,所以你要改变,这样我的心情才能变好! 一个稳固的自我是指一个人具有非常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并且不会因为外界的否认或者质疑而有所改变。比如失恋这件事情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都是件很伤感的事情,在被伴侣拒绝了之后,我们的自我价值感会在一段时间之内骤然下跌。但是对于具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人来说,被分手仅仅是因为彼此的不合适。 有稳固而灵活的自我的人,不会去控制孩子。当我们有非常稳定的自我价值感时,我们就有了不需要去控制孩子的勇气。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自我价值不会因为孩子对我们言听计从而得到提升,我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通过控制孩子的行为,来得到借来的价值感。 学会控制自己,就不需要去控制他人   一天晚上8点多我因为很累,决定静静的在家里画画休息。然后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她此刻就在我家附近,回家有点晚了能不能来我这里借住一晚。如果是原来的我,肯定就算再累再不愿意也会答应。但是昨天我没有,我说:“我今晚有些累,想一个人在家里,不好意思,你还是坐地铁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然后到家了给报个平安。“ 她回答说:“我绝对不会告诉你的,你太狠了。”她显然是生气了。于是我也有种非常不好的感觉。我问自己:“你愿意在这么累并且不想说话的情况下让一个朋友来你这里跟你聊天说话吗?”我知道我是不愿意的。“那么你为什么还感觉这么的不舒服呢?” 因为我需要她不生我的气,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 我没有告诉她:那你来我这里住吧,而是进一步跟她解释了我的情况并且希望她能够理解。当然了,她能不能理解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我知道自己是个好人。因为一个好人,首先会是一个照顾自己的感受并且爱护自己的人,而不是一个牺牲自己去满足别人的人。当我学会了控制自己,我就真的不需要去控制别人了。   这条路还很长,这种稳定而灵活的自我价值感也需要我不断修炼。但是我知道我在慢慢的练习着,而我知道,你也会与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