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写意

冰城写意

2018-12-11    07'19''

主播: 漫天雪🐲

174 2

介绍:
冰城写意 作者 漫天雪 诵读 漫天雪 东北终究是东北,南方正是盛夏时分,而这里已经蕴藏着一片秋凉了。 初夏的一天清晨,当我踏上哈尔滨这片土地,实现了我多年夙愿的时候,这座冰城就这样在一个夏天里让我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南方缺失的苍凉和浩茫。 在我国的行政版图上,地处东北边陲的黑龙江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天鹅,而省会城市——哈尔滨,就像这只天鹅项下一颗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发。“哈尔滨”这个名字就是从满族语“阿勒锦”转化而来,意为名誉、荣誉。而这所以被称为冰城也是由于其地处中国最北端,冬长夏短,夏季凉爽怡人,冬季漫长寒冷,冰雪文化久富盛名而有“冰城”之称的。 舟车之累还是让我们稍事休息后,再认真评道那座冰城的美丽。一觉醒来,见天已开亮,于是急急准备一天周游的装备。却一抬头掠见墙上时钟的指针才凌晨3点,仍以为时钟有什么问题,再看手机时间显示也是如此。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接着睡,却再无睡意。好不容易捱到4点半,放亮的天空下,路上行人仍然稀少。这让我很是诧异,难道说哈尔滨的天空是另一重天吗?后来才想起这是一个太简单的地理知识。在哈尔滨早晨3点钟天就放亮了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在新疆,那里早晨八九点钟天才亮。 总算挨到了出发时间,早晨7点我们整装出发了。虽说预报今天天气最高温度是33度,但裸露在外的双肩还是在晨风里感到阵阵凉意。 这一切并没有阻碍我积聚已久的豪情:将冰城的一切尽收眼底,并收藏于心。 当我随同游的人一起步行在用小小的方型花岗岩精心镶嵌成拱型的街面时,街道两侧林立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群:有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拜占庭式的┅┅我们这才被告知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具特色的主要街道,它与北京长安街的气派、南京秦淮河的温婉是迥然不同的。它曾是远东地区最著名的殖民街。世界建筑史上几百年形成的风格和流派,在这千米长街上争相辉映。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并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等多种风格的市级保护建筑13栋,是国内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它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之一。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一曲美丽的《太阳岛上》把我们从欧式风情的沐浴中牵到哈尔滨避暑胜地太阳岛。这还是八十年代初,著名歌唱家郑绪兰的一首《太阳岛上》将太阳岛的美丽和韵味,唱进了我和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对哈尔滨的无限向往当中。现在这颗亮丽的明珠就绽放在我的眼前:岛上阳光充沛,长堤垂柳,鸟唱虫鸣。遍岛绿野繁花,四周白沙细浪,岛上有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杨、柳、榆、椴及丁香、玫瑰等30万珠乔木灌木,万木争荣、浓荫匝地┅┅这里的每一片泥土,每一颗树木,每一缕阳光,每一个名字都让你能掐出水来。真好似“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走”一般。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处处都盛开着玫瑰花。转眼的变换已将岁月、生命、情感、真实的城市悄悄地流失在过眼烟云中。这之间究竟隔着多少东西?我觉得自己在这样景致的转换中化作了一个又一个的符号,而那个历经风霜的冰城却从面前的一座教堂的钟声里飘荡出来——索非亚大教堂。 它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北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的士兵的军心,于1907年破土动工建造索非亚教堂。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7年9月27日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索非亚教堂气势恢宏,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成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巍峨壮美的索非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侵入东北的历史见证。 ┅┅ ┅┅ 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哈尔滨这座承载沧桑历史,这座古朴天香的城市,终于将我青春的记忆带入另一个人生的旅程。 虽也无奈,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人生。 别了哈尔滨,别了我梦中的城市,我们下次再见┅┅
上一期: 同学聚会那些事
下一期: 风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