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那些靠背景上位的人相比,努力有什么用?

跟那些靠背景上位的人相比,努力有什么用?

2016-08-30    18'50''

主播: Miss.明美

235 10

介绍:
没有朋友的故事,唯有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的第一份工作看起来很美好,性质大家也都知道。但实际工作的时候,会发现美好的背后也有很多的不美好。 在排外氛围浓厚的工作环境中,领导对待“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这个本地人的身上有一些“关系”色彩,那么待遇会天壤之别。 同理置换的还有,本地的临时工VS外地的临时工;本地的社会化用工VS外地的社会化用工。 我刚工作的时候,岗位职责非常不清,基本上任何莫名其妙的事情都可以被领导找到理由派到我身上。本部门的事情要完成,其它部门的琐事也要完成。忙起来的时候,我身处一个部门,却要干着四个部门的活。 跟领导反馈意见,领导会说,“我们单位小,职工少,分工不分家,所有工作都要一起完成。”但是,明明应该做工作的那些人却在办公室里玩手机刷网页打牌,丝毫没有“一起完成”的样子。 在据理力争这件事情上,我几乎是一面倒的失败,没有人认为这是错,因为他们都希望自己是甩手掌柜(单位性质决定的),态度上前所未有的一致。 不仅仅是事情做得多,还需要为很多人做嫁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次某位领导找我写文章,说要以单位的名义发表在某某杂志上,算非常重要的工作业务。然而,结果是什么:我花了一周时间写完的稿子摇身变成了领导评职称的论文。更有趣的是,对外她说我写的原稿太差,不能以单位的名义发在某某杂志上,索性自己重新写一篇当作职称论文发表。 但问题是,发表在某某杂志上的文章确是我的原稿,只字未改。 年终评定的时候,新入职的永远没有早入职的排名高,外地的永远没有本地的排名高,做的多的永远没有嘴巴甜的排名高,没背景的永远没有有背景的排名高。 甚至有人会跟我说,“做事情要巧干、活干,不要死干,要选择领导看得见的时候干。领导看不见的时候派给别人去干,要学会挪腾空间。” 这位前辈说的没有错,这些年他领悟的职场经验帮助他得到想要的东西。不过,当时的我很犹豫,我不知道倘若自己接受了这套原则后,是不是会失去很多。此外,即便我活学活用了这些经验,得到手的那些东西又是否给我带来快乐? 想了一段时间,我决定不接受前辈的职场经验。 当时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你不接受这些原则,不选择站队,你的中立在别人看来就是不合群,对领导而言,不站队就是背叛,那些本可以给你的晋升资格会给不如你的其他人。” 这些年老前辈的话没有错,我用亲身经历感受着这种排斥和疏离。 我选择的中立某种程度上是一把自伤的利剑,在追求圈子文化的环境中,它让我成为了里外都不讨好的少数人。 但如何解决这个局面? 两年前岗位变动(也算是职场的一种冷处理,觉得我烦就送走去吃点苦),我开始看到更广阔的职场世界,开始接触到比我原来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的工作局面,当我以一个半局外人的视角看人与人职场上的不同走势,我慢慢找到答案了。 职场上很多人工作辛苦,劳碌繁忙,加班加点,可是他们年复一年的职场前景远远不如那些带着背景光环空降的人。甚者,带着背景光环的人根本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为他们的结果做嫁衣的往往就是那些努力干活的普通人。 我相信很多职场上的朋友都有类似的感受,比如说某些大项目工程异常琐碎复杂,本应该承担工作的部门负责人能力差,无法担当。因为存在背景厚实的缘故,领导抽调很多其他岗位的同事来支援,深夜加班,周末值班。当工程差不多完成之后,抽调的同事纷纷解散,最终这个工程的荣耀都归属于原来的部门负责人。 就这么简单,用别人的辛苦劳动来为“带着光环”的人做一套又一套的嫁衣。荣耀是别人的,背后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表彰结束,盖棺定论,这个项目永远成为别人履历表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而从头到尾参与工作的其他人会被抹掉所有的痕迹。 我曾经参与过这类的工作,那几个月干得精疲力尽,累到想开口骂脏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到了年底表彰的时候,我看着表彰的结果,突然觉得自己超级超级傻逼。 我在想,到底是怎样的职场追求需要我做着一件又一件别人的嫁衣?我的时间就如此的不值钱,我的智慧就如此的不值钱,我的努力就如此的不值钱吗? 也许其他人认为这就是常态,是职场的生存之道。只要驯服,他们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晋升通道,也会媳妇熬成婆婆,那个时候自然有新来的人为他们做嫁衣。 但是我不愿意用大把的时间去让自己从“媳妇熬成公婆”,我不认为我的青春年华如此的不值钱。 我没有选择自暴自弃,也没有选择满腹抱怨借着工作发泄情绪。这是典型的伤不了敌人反而自损无数的行为。 既然我不愿意入圈子,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去做无谓的社交,这些大量富裕出来的时间是用来打磨自己的武器。我开始寻找自己的能力圈,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找到尽可能多的时间来充电。 我的想法很简单,想未来不再为那些明明不如自己的人做嫁衣,就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编织嫁衣——培养一技之长,依靠一技之长开源挣钱。 在养活自己这件事情上,我再也不想依靠领导来给我发薪水,然后以此跟我说“没有这份工作,谁能养活你啊”。我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发薪水,为自己开工资,为自己找资源。 一辈子指望老板发薪的人就只能当一辈子的雇员,指望自己养活自己的人就有可能成为老板。 那段时光恐怕是我最充满斗志,最怀有梦想,最激情万丈的时刻。 日子久了,我发现生活发生了变化,写的稿子渐渐有口碑,有出版社联系出书,有线上平台约授课,有猎头公司开始找我。日子再久一点,书卖得越来越好,稿酬开始水涨船高,分享从线上开到了线下,一次线下分享的价格抵得上我几个月的工资。 当我跟外面的世界接触越多,我发现那些曾经让我愤愤不平、耿耿于怀的事情反而释然。我发现这些人和事对我而言,无关紧要,我想要的那些东西,依靠自己的本事,照样都得到,而且质量更好,数量更多。 我把这段心路历程跟朋友说过,当时她问我是否很讨厌那些靠关系上位的人。 说实在话,起初我非常非常讨厌他们。我觉得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在为他们的职场晋升路卖命,更重要的是,无论我做了再多,他们都不会有丝毫的感激之情。在他们的眼中,让别人为自己干活是理所当然,自己有关系护身就可以视其他人为无物。 这种态度让我觉得很屈辱,我们都是平等的人,为何从一开始做事就存在不公平对待,且享受着不公平的待遇。当我做得越多,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嘲笑就会越重,他们指使的次数和时间就会越长。 我在情绪上对抗过一段时间,在情感上蔑视过一段时间。但是当我开始依靠能力养活自己的时候,我不再讨厌他们,反而觉得他们很可怜。 除了那些自身家境就好的人外,很多有关系背景的人手中的特权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们需要耗费很多常人不知的精力和时间去维系这些关系和渠道,这其中的滋味相当不好受,用如履薄冰和步步惊心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此外,领导每几年就会换一拨,每几年都要将这样的生活过上一遍。 当然,最为悲惨的一点,恰恰也是他们所忽视的一点。大量的时间拿来做这类公关和社交,职场晋升的途径都来自于领导的提拔和别人做的嫁衣,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打磨下自己的能力圈。他们忘了,时代在不断进步,市场在不断变化,他们自认为固若金汤的职场环境早就不安全。一旦整个职场环境发生改变(这是必然的趋势),他们脱离了体制的保护伞,丢到真实市场上,还有什么样的竞争力来养活自己? 真的存在那种侥幸——体制能保护他们20年甚至30年吗?想想当年吃大锅饭的国企职工最终的结果吧! 从这个角度来看,早些年我为他人做嫁衣的时候,好歹还通过那些过程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愤愤不平的时候,好歹愤怒的情绪还刺激我去韬光养晦。 但对于看似占了便宜的人而言,这些年他们得到了什么,那些为了揣测领导情绪而惴惴不安的时刻,被领导不留情面批评的时刻,被同事私下批判的时候,恐怕都不太好受。那些拿到手的荣誉,恐怕也未必真的带给了他们快乐和幸福。 我一位从体制离职的好朋友就说过,“日子真的开不开心,看脸就看得出来。为自己活的人,哪怕辛苦些,嘴角都是上扬的,脸上都是洋溢着开心自在的表情。为别人活的人,看起来拿着荣誉和表扬,表情总是有种说不出来的苦涩感,言谈举止总是透着小心翼翼的谨慎感。与其一辈子带着镣铐跳舞,为什么不考虑扔掉镣铐跑步呢?再怎么不济,笑容最终可以自己把握吧。” 最后,回到这个标题,跟那些靠背景上位的人相比,努力有什么用? 努力当然有用,这种努力至少可以让自己不用说言不由衷的话,可以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可以自由自在的大笑和奔跑。 相信我,做嫁衣这事情,还是自己为自己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