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个再苦再穷也打不倒的穷小子

我就是那个再苦再穷也打不倒的穷小子

2016-04-23    29'33''

主播: phano

803 33

介绍:
我就是那个再穷再苦也打不倒的穷小子 徐嗖 1 前几天,又一个读研以来勤工俭学的日子。对完账看了一眼本不该是我这年纪的人用的老人机,五条未接来电全是我妈打来的。下意识想回拨,发现已经1点多了。算了,还是第二天再说吧。锁上铺子的闸门出来,看到旁边的煎饼摊。咽了口口水,想起口袋里仅剩的10块钱,还要撑到发工资。再饿,还是忍住没买。煎饼的香味儿,让我想起十岁前,我妈烙的饼,样子丑是丑点,却是天下最好的饼。 唉,可惜啊!那时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2 我家在鲁西南的一个小地方,十岁以前,生活无忧无虑。十岁那年,因为家里人的矛盾,家里的主心骨,最疼我的奶奶喝了敌敌畏,去了。我爸是个淳朴的农村大老粗,想什么事情都是一根筋,奶奶的死让他深陷其中,久久不能释怀。从那时起他便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天天喝顿顿喝,这十几年来也不下地也不打工,家里全靠我妈撑着。 起先,家里人还能理解他的丧母之痛,可是一直嗜酒如命也不挣钱,时间长了,就连我妈那样温和的农村妇女也无法忍受。慢慢地他们从平时的吵架,变成了拳打脚踢。我年纪尚小,我妈只叫我躲远点,看着我妈被打,除了哇哇大哭也没法做点什么。 眼看我就要上初中,为了不低声下气东借西凑,我妈常常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子下窑厂打工。 在农村的窑厂拉泥砖,每车六板,每板是120斤,一车就是720斤。你能想象一个身高不到1米6,瘦弱的农村妇女拉着这样的车,每天来回十几趟吗?那时窑厂外头是下坡的泥土路,拉车很费劲,有时拉得远就得1000多米。大夏天,就连是很多男人都受不了。有时候为了占一辆好点的车,早晨四五点起床啃个干馒头,就得在窑厂外头等开班。 可我的酒鬼父亲却总是缠着我妈,当着全厂人的面破口大骂:“就你个女人会干活是吧?觉得我无能是吧?你给老子听着,我妈死了!你懂不懂那种滋味?你懂个屁!”听亲戚说,那个场面别提多丢人了,而我妈虽然眼泪不停地掉,却只能卖力的干活。我问我妈累吗?她每次都说,每当她拉车子拉不动的时候,想起我在学校好好学习的样子,瞬间就有了动力。其实家里的亲戚朋友多少都能帮上一些,可我妈总是说:“家里的丑事就别拿出去晾着了,我们这么穷,尊严更不值钱,但却是我们仅有的。” 贫穷的苦难不能带走我们的尊严,穷也要挺起腰板做人。 3 当时心疼我妈,除了好好念书也想不出别的法子。虽然,每次我妈看到我的成绩单和贴满一整墙的奖状总是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深知只要我的酒鬼老爸一直这样下去,光读书不是办法。幸好中考考了全县第二,不仅省下了一大笔学费,也给了我一个借口能说不用担心我的学习,让我外出打工。 那年暑假,我和表哥跑到上海一个不知名的电器制造厂做车间工人。当时,住宿条件特别差,床只有个空架子,连木板都没有。我只好在超市后台的垃圾堆捡了些白酒箱子和泡面包装袋糊了块床板将就。幸好我瘦,睡了一个月也没睡塌。 夏天很热,没法子,偷偷从车间顺了把风扇用着,每天一早趁着没人再偷偷还回去。吃的也不好,娱乐什么的更别谈了。车间的工友还时常会买点零食然后去网吧上上网,我想的却是能省多少是多少。结算工资的时候收了2100块,那是我人生中赚的第一笔钱。别人回家,要么买点上海特产,要么购置几身新衣服,我没有。我妈还在窑厂拉砖,我爸还是天天喝酒,家里穷,我真的不敢。 穷苦的日子让我学会的不仅仅是精打细算,而是苟且偷生,正是穷,所以更得活下去。 4 高中三年,我继续努力学习。但是家里的环境却一天天恶化,开心是什么,我真的不知道。我爸无休止的酗酒和家庭暴力,几次想要还手都被我妈拦住了,这让我一刻也没法在家待着。 我想过要逃,可是我妈那么苦,家里那么穷,我也一无所有,我凭什么逃?只能暗暗下决心长大要带着我妈离开这里,离开这个满是痛苦的地方。 还记得一年中秋,本是举家团圆的喜庆日子,可我那酒鬼老爸竟然喝醉差点把家里烧了。那一瞬间我就丧失了理智,抄起身旁的木棍就要打他。我妈一把抱着我,流着眼泪叫我走,再也别回来。从此以后,我都在学校住着。同学总是问我为什么不回家,我却从来不敢向外人透露一丝家里的事情。一段时间里,我不曾说过一句话,就跟哑巴一样。我舅妈一直开导我,有什么苦衷就说出来,可我一直闭口不言,只是一个人躲在旁边偷偷流泪。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啊?为什么别人能够那么开心啊?为什么别人穿的都是好看的运动鞋,而我却穿着自家缝的布鞋?…… 第二年,最疼爱我的姑妈,学校外头喊我说来给我送月饼吃,我不敢回应,只是在宿舍里哭,怕被人嘲笑中秋节连家人都没有。出人头地的心和现实的苍白无力一直纠缠着我的生活,贫穷让我在最虚荣的年纪一无所有. 5 苦闷的日子让我在高考前大病一场,当所有人都对我的成绩寄予厚望时,只有我自己知道考得有多烂。不敢面对现实和众人眼光的我,一考完就独自跑到南方打工了。当时,学校的老师说要把我们推荐到苏州,结果却被忽悠到了上海,干了5天许多人就发现不对劲,工资都不要就跑回老家了。 我无家可回,也实在不想回那个家。辗转到昆山,被以前的学姐介绍进了一家电子厂打工。 当时厂里有个规定,假如新员工达不到产量,不允许加班。这就表示,一个月只能拿到一千四百来块。我慌了,不加班哪来的钱!我那时死命练,拼命练,手指都没知觉了也不敢停下。没几天终于达到产量了,很快,我比许多老员工干得还快。那时候加班很苦,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饭吃不饱,厕所只能上两次所以也不敢喝水。 每次想到家里拉车的老母亲,再苦也只能忍着。最后,发了三千多块,那是我三年来最开心的时刻。拿着钱给我妈置办了一身新衣裳,她至今还穿着,已经是款式过气的衣服,逢年过节却都穿在身上。偶尔省了点钱想给她换一套,她总失笑盈盈地说:“儿子赚钱给买的第一套衣服,怎么舍得丢。” 正是穷才更明白孝敬是一件多可贵的事情,一是买不起好物什,二是老人也舍不得你花钱.我真想让我妈过上好日子。 6 有些东西躲是躲不过的,你终究要去面对,比如高考成绩。成绩出来,比一本低了10分,只能上一个二本学校。亲戚劝我复读,但我不想更不敢,一旦读了就要加重家里的负担,这与其说是对复读的恐惧不如说是对贫穷的恐惧。于是我便到沿海上了个很一般的学校。沿海地区比较发达,同学们的条件普遍比较好。 贫穷给了我骨子里的自卑,所以不愿多认识人,对于花花世界的迷茫,我只能坚定一点信念,就是打工赚钱让我妈日子好过一些。期间在学校餐厅做长期兼职,到处打零工,发传单……本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却让我不得不绞尽脑汁与贫穷搏斗。别人在开开心心地组织社团活动时,我在餐厅擦桌子;别人在宿舍看电影时,我为了奖学金在图书馆啃课本。别人在校园里谈恋爱时,我在超市门口发传单。 虽然长得不算差,可是每当有女孩子跟我说话时,我总是找借口开溜。不是没有女孩子跟我表白,我每次都只能摆出一副臭脸逼走人家,不是不渴望爱情,我更害怕让姑娘随着我吃苦。 所以,长这么大没牵过女孩子的手,更别说谈恋爱了。大学四年的学费全靠助学贷款,吃饭只敢萝卜干送馒头,因为那样最便宜,偶尔犒劳自己也就是一袋康师傅泡面。 总之,对我来说,大学的一切仿佛都掉进钱眼子里了。老天不负有心人,拿了两次奖学金,拿了两次国家补助,没让我妈花一分钱。 越是穷越是体会到奋斗的价值,没人能懂省下那一大笔钱时的感觉是多么开心,多么自豪!是啊,连省钱都成了一件能让人自豪的事情。我很庆幸苦难没有磨去我的志气. 7 都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高考失利的我一进大学就决心考研。大三的时候,舍友与我天差地别。 每天当我洗漱完毕准备奔向自习室的时候,舍友还在呼呼大睡。晚自习回来时打游戏的打游戏看电影的看电影,还有的甚至夜不归宿。面对放纵和勤学,我根本没得选择,我是个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农村穷孩子。幸好,我终于得偿所愿,考上了一所西北不错的学校上研究生。 回到家中想要与老母亲分享,可看到她脸上纵横的皱纹和酒后打着呼噜的酒鬼父亲,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妈,这书我不念了!我还是工作吧,这样你能轻松些。”当我说出这话时,我妈眼泪都下来了。她拉着我的手说:“儿啊,你想读书妈知道,这么多年你受苦了,你还是去念吧!妈受得了。”母亲十五岁时便双亲尽失,加上这么多年的磨难,逐渐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心宽能容事的性子。也就是她,还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 记得小时候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和她同龄的妇女都会织毛毡、粘小动物,可她却不会。她淡淡地说:“她们的父母都在,不用整天斩草、喂牛、干农活,家里还有人帮着带孩子,当然会啊。” 妈,哪是你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已经晚了,更要担起这头家。我妈扛着那个酒鬼父亲,我要扛起我妈. 8 去年到学校报到,却发现研究生的日子反而让我变得迷茫了。别的导师要求论文组开会给学生们布置任务,而我的导师却是一种放羊的姿态,从来不管我们,更没有任何要求。同门的学生条件都不错,他们玩得起闲得起,他们可以看电影、逛街、唱K、去酒吧,而我连买个外套裤子都要犹豫半天。 一下子,我的世界观仿佛被颠覆了。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肆无忌惮的青春,是不是应该学会打游戏,是不是应该把为了奖学金和二百来块工资餐厅打工的时间花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 想起家里的母亲还在受难,我怎么能想着纵意人生?这么多年的贫穷,让我失去了多少?我这会儿否定自己,就等于向痛苦低头。不!我不服!苦难没有打倒母亲,更不能打倒我。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在碌碌无为的研究生生活里挣脱出来,有空就去蹭课,不希望自己像原先一般肤浅、无知、孤陋寡闻,也不去想同门花天酒地的样子。没课就去勤工俭学,开始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老板娘看我人老实,就给了我记账的工作,这样钱也多些。 突然感觉,研究生的日子其实无比充实。 人穷日子不能穷,这是我穷得最有意义的时光。越是艰苦就越要坚定意志,倒下了就是深渊。 希望下次回家,能吃上我妈十几年没烙过的饼。
上一期: 你是我的青春
下一期: 一碗西红柿鸡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