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1·关雎

诗经1·关雎

2022-02-20    03'01''

主播: 雁来花开

376 4

介绍:
关雎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第一篇,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第一篇。这是一首十分优美的情歌,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追求一个采摘荇菜的少女,时时刻刻都想与她成为伴侣的真挚的思想情感。   关关雎(jū)鸠(jiū) 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 君子好(hǎo)逑(qiú)   参(cēn)差(cī)荇(xìng)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lè)之 关关:形容水鸟的和鸣声。雎鸠:一种水鸟。洲:河中沙洲。 窈窕:娴静美好的样子。淑:善也。好逑:佳偶。 参差:长短不齐。荇菜:一种水草,可食。 流:通“捞”。 寤寐求之:形容日思夜想。寤,醒来。寐,睡着。 思服:思念。 悠哉:思念之深长。辗转反侧:形容睡不着。 琴瑟:乐器,动词用,或喻和谐。友:亲密、亲近。 芼:通“摸”,水下摸索荇菜之意。 乐:娱悦,或通“撩”,以音乐追求女子的方式。 雎鸠 对于雎鸠的物种确认,历来说法不一,主流意见为鹗。鹗,又名鱼鹰,隼形目,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等水域地带。主要以鱼类为食,也捕食蛙、蜥蜴等其它小型陆栖动物。雄鸟和雌鸟在繁殖期配对后常常比翼双飞,鸣声不断。目前分布广泛但一般罕见。 荇菜 今名莕菜,多年水生草本。生于城郊池沼或不怎么流动的河流湖泊中。嫩茎叶及根皆可食,古时常用的菜蔬。全草可入药。 译文 水鸟关关对着唱,栖息在河中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是君子追求的对象。 长长短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采。美丽善良的姑娘,醒时梦时追求她。 追求她却总追不上,醒时梦时都想她。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长短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采。美丽善良的姑娘,弹着琴瑟来亲近她。 长长短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采。美丽善良的姑娘,敲着钟鼓来取悦她。 关关和鸣是雎鸠,相拥相眠在沙洲。 曼妙灵性之淑女,君子一生之所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 窈窕淑女寤寐求。 求之不得眠不安, 辗转反侧心亦忧。 参差荇菜左右采, 淑女明慧琴瑟友。 参差荇菜左右芼, 有始有终欢乐足!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一个青年男子思慕那个文静美丽的姑娘,他日夜思念,终成痴想,想象同她相爱,终于和她欢乐结合。诗把男子追求女子的心理状态写得活灵活现,从而写出了纯真的男女爱慕之情。 全诗共五章。首章以关关和鸣的雎鸠起兴,使人联想窈窕淑女是青年男子的佳偶,这是全诗的言事之端。“关关雎鸠”的起兴,未言事而先有声,先有情,造成一种缠绵和乐的氛围,进而说到“淑女”“君子”堪成佳偶。这是很巧妙的比兴手法。二章以挑采洁美的荇菜起兴,写男子日夜思得淑女。挑选意中的荇菜,与思得意中的淑女有相关之意,而且还可使人联想那姑娘素手采青荇的画面,而这样的姑娘怎不引逗得他日夜思念呢?三章写男子思恋淑女不得而寝卧不安。这是全诗最生动的描写,活画出一位恋人的形象。清人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说:“通篇精神全在此处。”以下两章则写他渴望之极而生痴想,此章也是承上启下之关键。四章以采荇菜起兴,写想象已同淑女相亲爱。五章以拔荇菜起兴,写想象同淑女在一起欢乐。这些想象恰恰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思念所致,一个思慕女子竟到如醉如痴的男子形象则突现了出来。 诗以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刻画细腻而生动。诗的比兴都构成鲜明生动的画面,并给人以联想,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