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44·邶风19·二子乘舟

诗经44·邶风19·二子乘舟

2022-08-01    06'46''

主播: 雁来花开

69 2

介绍:
诗经第44篇 邶风第19篇 二子乘舟 佚名〔先秦〕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二子乘舟 疑难字注音版 佚名〔先秦〕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hú)有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烦躁不安。 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渐隐没。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注释】 [1]泛泛:飘荡的样子。景:通“憬”,远行。[2]愿:思念。[3]养(yǎng)养:心神不定,烦躁不安。[4]不瑕:“瑕”通“胡”,何。不无,是疑惑、揣测之词。 【赏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曲《江边送别》奏响千年友谊的乐章。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杯酒饱含牵挂与珍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祝福涵盖所有离别的情怀。 送别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容忽视的存在,追源溯流,可从《诗经》中略窥一二。《二子乘舟》便是一首动情的送别之诗。 这一次动情的送别,发生在河边。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两句点出送别地点发生在河边。两位年轻人拜别了亲友登上小船,在浩渺的河上飘飘远去,只留下一个零星小点,画面由近而远。“泛泛”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波光粼粼的场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送行的一行人在岸边伫立,久久不肯离去。骋目远望,悠悠无限思念之情。此处直抒送行者的留恋牵挂之情,更将送别的匆忙和难分难舍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两位年轻人所乘之舟,早已在蓝天之下、长河之中逐渐远去,送行者却还痴痴站在河岸上远望。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这两句,是用祈祷的方式,传达情感上的递进和转折,恐怕只有亲人、朋友、爱人才会真正如此设身处地地惦念。在这割舍不断的牵念中,很自然地浮起忧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景象相同、地点相同,而情感却由浅到深。正因为有了这种回环复沓的手法,才使诗显得更加蕴蓄深沉。 此诗的写作背景,据《毛诗序》分析:“《二子乘舟》,思伋、寿也。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作是诗也。”伋和寿是卫宣公的两个儿子,伋便是《新台》一诗中被父亲卫宣公抢走妻子的少年,寿是卫宣公与这位女子生下的儿子。寿的兄弟朔与其母密谋,恳请卫宣公派伋出使齐国,准备在出使途中杀掉伋。寿得知后,劝伋逃走,伋不听,他便偷了伋的符节,先行出发,代替伋被杀了。伋后来也被杀害,举国百姓为此伤心不已,便作此诗来纪念二人。 而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则猜测这首诗“似母念子之词”(《风诗类钞》),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位父亲送别“二子”之作,所有解说大体相似。将它视为临别妻子送夫、朋友送友人的诗,恐怕也无可厚非。毕竟送别的主旨没有改变。总之坐实诗的本事,似乎比较牵强,还是将此篇视为一首送别诗比较合适。  血浓于水,兄弟情深。不管二子“争相为死”的说法到底是真是假,毋庸置疑的是全诗依依惜别的深情,永远感动着后人。 同是一首送别诗,《邶风·二子乘舟》写得远比《邶风·燕燕》单纯。全诗无一句比兴,诗中的意象,只有“二子”和一再重现和消逝的小舟。情感的抒泻,也没有《燕燕》那种“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细节表现。但它的内涵却极为丰富:因为画面只有飘飘远逝的二子、船影,其余全为空白,便为读者的联想,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因为背景全无,甚至也不知道送行者究竟为谁,其表现的情感便突破了特定限制,而适合于“母子”、“男女”、“友朋”,成为一种具有极大涵盖面的“人间之情”。它之能够激发各种身份的读者之共鸣,而与诗人一起唏嘘、一起牵挂,甚至一起暗暗祈告,也就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