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51·鄘风7·蝃  蝀

诗经51·鄘风7·蝃 蝀

2022-08-03    07'16''

主播: 雁来花开

229 2

介绍:
诗经51 鄘风7 蝃 蝀 佚名〔先秦〕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疑难字注音版 蝃 蝀 佚名〔先秦〕 蝃蝀dìdōng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jī于西,崇chóng朝zhāo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tài)无信也,不知命也! 译文: 东方出现美人虹, 没人敢指怕遭凶。 这位女子要出嫁, 远离父母和弟兄。 清晨西方彩虹长, 阴雨不停一早上。 女子自己找丈夫, 远离兄弟父母乡。 就是这样一个人, 破坏礼教乱婚姻。 什么贞洁全不讲, 父母之命也不听。 注释: 蝃蝀(dì dōng):彩虹。东:虹出现在东方。 莫之句:彩虹出现时,没有谁敢用手去指。此禁忌至今犹存。  行:出嫁。这两句是说,女子出嫁是远离父母兄弟的人生大事(一定要合乎礼法)。  隮(jī):虹。  崇chóng朝zhāo:即终朝,从天亮到早饭之间,比喻时间短。 乃如之人:这样的人。语含蔑视。  怀:古时与“坏”通用,破坏、败坏。  命:指父母之命。 【赏析】 蝃蝀就是彩虹,又称美人虹,形状如带,呈半圆形,有七种颜色。彩虹一般出现在雨后初晴之时,事实上是雨气被太阳返照而形成的。古代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人的思想也相对愚昧,先民不懂彩虹形成的原理,因此觉得彩虹的出现预示着不好的兆头,尤其指爱情或婚姻亮起了红灯。 关于《蝃蝀》一诗的主旨,一直争论不休,但大抵是围绕两种观点展开。一种是“止奔也”,这是正面的说教。另外一种就是宋代朱熹的《诗集传》认为“此刺淫奔之诗”。朱熹的意图也很明白,作为一个理学家,他从自己的学说出发从反面进行说教,其目的也无非是规范当时的礼制,使女子从德。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一条彩虹横跨天空,人们议论纷纷,却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没有一个人敢用手指着它。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人们对“彩虹”的抵触和敬畏。在他们看来,这晦气的长条气体一定预示着什么不好的东西。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一个女子出嫁了啊,从此远离了她的父母兄弟。若按“私奔”之说,单从这两句是看不出任何端倪的。因为此句没有任何褒贬之意,只是单纯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叙述。 “朝隮jī于西,崇chóng朝zhāo其雨。”一条朝虹出现在西方,整个早上都下着蒙蒙细雨,连绵不断,不知道是不是这条彩虹的缘故。 “蝃蝀”也是指彩虹,清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编》中曾记载:“蝃蝀在东,暮虹也。朝隮jī于西,朝虹也。暮虹截雨,朝虹行雨。”这一章实质上是对第一章的重叠,都是在描写彩虹的出现。“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原来是有个女子要出嫁啊,就这样远离了她的父母兄弟。 前两章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直写“彩虹”,实质要表现的却是出嫁的女子。这两章的叙述,概念很模糊,看不出作者意在表达什么。“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前面所有的描写无非是铺垫,直至这一句,诗人才真正点出了主题。天底下竟然还有像这样不知廉耻的女人,破坏婚姻可不是什么好礼仪啊!简直太没有贞操了,这样傲慢无礼的女子,让父母如何去依托?让一家老小还有什么脸面去生存?这一段文字略显尖酸刻薄,诗人对这个女子不留情面地加以鞭笞,说明他对这种破坏别人婚姻的行为极端憎恶和鄙视。 全诗的写作特点很独特,前两章属于复沓描述,一直在铺垫,没有发表任何评论,只是一味进行客观的陈述,而到了第三章,诗人却将这种情绪一股脑儿地倾泻而出,因此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女子私奔行为的不齿,达到了一定的讽刺效果,同时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产生一种想读下去探个究竟的好奇感。这首诗歌的感情色彩也很浓烈,笔者没有将感情隐藏在隐晦的文字里,而是用“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四句,赤裸裸地表现在读者面前,直率而坦然。 “私奔”在当时是十分忌讳的字眼,也是让家族蒙羞的丑事。这首诗中,女子是婚后私奔还是临婚逃婚未曾可知,但不可否认的是,那女子也的确有勇气,在一个礼教森严的年代还能作出如此大胆的举动,实在令人咂舌。能够独立自主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从某种程度上讲,女主人公确实勇气可嘉。 无论是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此过上单调枯燥的夫妻生活,还是《蝃蝀》勇敢追求真爱的有个性的女子,最后都将被残酷的现实摧残。《蝃蝀》作者的心声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看法,人们已经对她议论纷纷,“莫之敢指”,这个悲惨的结局只能归咎于那个年代,是礼教剥夺了他们自由恋爱的权利,是腐朽的思想禁锢了他们对爱的憧憬。 一个女子争取婚姻自由,受到当时舆论的指责。这首诗讽刺了这个女子,从反面反映了当时妇女婚姻不自由的情况和这个女子反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