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逻辑学·上篇·导论(1)

黑格尔逻辑学·上篇·导论(1)

2023-09-04    14'01''

主播: 粤讲粤好

230 1

介绍:
导论:逻辑学嘅一般概念 未有一门科学比逻辑科学更强烈噉感到需要从问题实质本身开始,而无需先行嘅反思。喺每门别嘅科学中,佢所研究嘅对象同佢嘅科学方法,系互相有区别嘅;佢嘅内容亦毋构成一个绝对嘅开端,而系依靠其他嘅概念,并且喺自己四围到处都与其他嘅材料相联系。因此,可以容许依啲科学只用假定有其他前提嘅办法来谈论佢地嘅基础及其联系以及方法,直捷了当噉应用被假定为已知嘅同已被承认嘅定义形式以及诸如此类嘅嘢,使用通常嘅推论方式来建立佢地嘅一般概念同基本规定。 与此相反,逻辑却毋得预先假定依啲反思形式或者思维嘅规则与法则,因为依啲嘢就构成逻辑内容本身嘅一部分,并且必须喺逻辑之内先至得到证明。毋单止科学方法嘅陈述,而且一般科学嘅概念本身,亦都属于逻辑嘅内容,而且依个内容就构成逻辑嘅最后成果;因此逻辑系乜嘢,逻辑无法预先讲出,只有逻辑嘅全部研究先至会将知到逻辑本身系乜嘢依一点,摆出来作为佢嘅结果同完成。同样,逻辑嘅对象即思维,或者更确切噉讲,概念嘅思维,基本上系喺逻辑之内来研究嘅;思维嘅概念系喺逻辑发展过程中自己产生嘅,因而毋得喺事先提出。所以喺依篇导论中所要事前提出嘅,目的又真毋系要建立逻辑嘅概念,或者预先对佢嘅内容同方法,作科学嘅论证,而系要通过一啲具有推论意义同历史意义嘅说明同思考,令看待依门科学嘅观点更清楚嘅观念。 假如讲逻辑一般被认为系思维嘅科学,噉啲人对于佢嘅了解系噉样嘅,即:好似依种思维只构成知识嘅单纯模式;好似逻辑抽去咗一切内容,而属于知识嘅所谓第二组成部分,即质料,必定另有来源;好似完全不为依种质料所依赖嘅逻辑,因而只得提供真正知识嘅形式条件,而毋得包含实在嘅真理本身,亦毋得系达到实在嘅真理嘅途径,因为真理嘅本质嘅嘢,内容,咁啱喺逻辑以外。 但系,首先,讲逻辑抽去咗一切内容,讲佢只教思维规则而毋深入到思维嘅嘢中去,亦毋得考虑到被思维嘅嘢嘅状态,就已经毋妥当喇。因为思维与思维规则既然系逻辑嘅对象,噉逻辑喺佢地箇度就亦直接有逻辑嘅独特内容;逻辑喺佢地箇度亦有知识嘅第二组成部分,即质料,逻辑对依种质料嘅状态系关切嘅。 不过,其次,逻辑概念至今所依据嘅观念,一部分已经消灭咗,其余嘅部分亦到咗完全消失嘅时候,到咗要以更高嘅观点来把握依门科学令佢获得完全毋同嘅形态嘅时候。 直到而家嘅逻辑概念,仲系建立喺通常意识所始终假定嘅知识内容与知识形式嘅分离或者真理与确定性嘅分离之上嘅。首先,噉就假定咗知识嘅素材作为一个现成嘅世界,喺思维之自在自为噉存在紧,而思维本身却系空嘅,作为从外面加于质料嘅形式,从而充实自己,只有噉样,思维先至获得内容,并从而变成实在嘅知识。 再者,依两个组成部分——因为佢地据讲应该有组成部分嘅关系,知识则将由佢地以机械嘅、或者至多系以化合嘅方式组成——相互之间系处于依种等级秩序之中,噉就系:对象被思维一种本身完满嘅、现成嘅嘢,完全能够毋需要思维以成其现实性;以思维却正相反,佢系某种有缺陷嘅嘢,必须依靠质料先至得完成,并且必须数位软弱嘅、无规定嘅形式,令自己适应于佢嘅质料。真理就系思维与对象嘅一致,并且,为咗获得依种一致——因为依种一致并非自在自为噉现成嘅——思维就须适应同迁就对象。 第三,啲人既然毋令质料与形式、对象与思维嘅差异模糊不定,而系要更确定,噉每一方就与另一方作为相互分离嘅范围。因此,思维喺接受质料以形式时,都毋超出自身,佢之接受质料以及迁就质料,仍然不过系佢自身嘅一种变形,思维并不因此而变为佢嘅他物;毋使讲,自觉嘅规定亦只系属于思维;所以,思维喺佢同对象嘅关系中,亦行毋出自身之外而到达对象,对象为自在之物,永远系喺思维嘅彼岸嘅嘢。 关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之间嘅关系嘅依啲睇法,将构成我地通常嘅、表现出来嘅意识本性嘅诸规定表达咗出咗;但系依啲成见,假如迁移到理性中,好似喺理性中亦有同样嘅关系,好似依种关系自在自为噉具有真理,噉依啲成见就系错误;从精神世界同自然世界嘅一部分,对依啲错误进行驳斥,依个就系哲学;或者不如讲,因为依啲错误堵塞咗进入哲学嘅大门,所以入哲学嘅大门之前就要加以扫除。 喺依一方面,较早嘅形而上学,关于思维,佢所具有嘅概念,要畀现代流行嘅为高。佢嘅根本睇法系,惟有通过思维对于事物同喺事物身上所知到嘅嘢,先至系事物中真正嘅嘢;所以真正真嘅嘢并毋系喺直接性中嘅事物,而系事物喺提高到思维嘅形式、作为被思维嘅嘢嘅时候。因此,依种形而上学认为思维及思维嘅规定并毋系与对象陌生嘅嘢,而无宁系对象嘅本质,或者讲,事物与对事物嘅思维,——正如我地嘅言语亦表达咗佢地嘅亲属关系噉样,——自在自为噉系一致嘅,思维喺佢嘅内在规定中,同事物嘅真正本性系同一内容。 但系反思嘅知性占据咗哲学。依个名字意味住乜嘢,须要精确知到,佢以前每每被当作口号使用;喺依个名词下,一般所了解嘅,系进行抽象嘅、因而系进行分离嘅知性,佢喺佢嘅分离中僵化咗。佢与理性相反,系作为普通人嘅知性而活动嘅;佢所主张嘅观点系:真理建立于感性嘅实在之上,思想只有喺感性知觉给与佢以内容与实在嘅意义下,先至系思想;而理性,只要佢仍然仲系自在自为嘅,就只会产生头脑嘅幻影。由于理性噉样自暴自弃,真理嘅概念亦就跟住丧失咗,理性限于只去认识主观嘅真理,只去认识现象,只去认识某种与事情本身不符嘅嘢;知识降低为意见。 认识所走嘅依种弯路,虽然好似系损失同退步,却系有深刻嘅嘢为基础;喺现代哲学嘅更高精神中,理性嘅提升就系依靠依种基础。依种成为咗普通嘅观念,其基础须喺对知性嘅规定必然互相冲突依一觉察中去寻找。——上述嘅反思,就系要超出具体嘅直接物之上,并且规定佢,分离佢。但系,依种反思同样亦必须超出佢自己嘅箇啲进行分离嘅规定之上,并且,首先要联系佢地。喺依种联系嘅立场上,箇啲规定嘅冲突就发生咗。依种反思嘅联系,本身就系属于理性嘅;超出箇啲规定之上,提高到洞见佢地嘅冲突,依个系达到理性嘅真正概念系伟大嘅、否定嘅一步。但系,依种不曾透彻嘅洞见却落入错误了解之中,仿佛陷于自相矛盾嘅,却系理性;噉样嘅洞见并毋认识某盾正系对知性嘅局限性嘅超越同依种局限性嘅消解。认识不从依最后一步往高处,反而知性规定令人毋得满意之处逃回到感性嘅存在,错误噉认为喺箇度会有坚固嘅、一致嘅嘢。不过,另一方面,依种认识既然知到自己单单系对于现象物嘅认识,就会承认依种认识令人毋得满意,同时却又假定好似佢诚然毋得精确认识自在之物,但却能够正确认识现象范围之内嘅嘢,好似喺箇度,似乎只系对象嘅种类毋同,一种系自在之物,诚然为认识所毋得及,另一种系现象,则系为认识所得及嘅。依个正似讲一个人具有正确嘅洞见,但又附加一句讲佢冇能够洞见任何真嘅嘢,而只能够洞见不真嘅嘢。假如依种讲法系荒谬嘅,噉讲一种真嘅认识,毋认识对象本身如何,噉亦同样系荒谬嘅。 对知性认识嘅批判,得到咗上述嘅结果,即依啲认识毋适用于自在之物。——依个除咗讲依啲形式本身就系某种不真嘅嘢而外,毋得有其他意义。但知性形式既然仲被认为对主观理性同经验有效,噉上述嘅批判就并未有令佢地本身发生变化,而系让佢地似以前对于客体有效嘅噉样,以同样嘅形态对于主体有效。但系,假如佢地对于自在之物来讲系毋够嘅;噉佢地所属嘅知性,就一定对佢地会更加毋满意,更无偏爱。假如佢地毋得系自在之物嘅规定,噉佢地就更毋得系知性嘅规定,因为至少完全应该承认知性有一个自在之物嘅资格。有限与无限依两个规定,无论系应用到时间同空间,应用到世界,或者系作为精神之内嘅规定,佢地都系喺同样嘅冲突之中,——就好似黑色与白色,无论系喺墙上,或者喺画板上相互配合,亦仲系产生灰色。假如我地嘅世界观念,由于将无限同有限依两个规定带入到佢地里头,就消解咗,噉精神本身,佢包含依两个规定喺自身中,就更系一个自相矛盾嘅嘢,一个自行消解嘅嘢。——能够造成区别嘅,并毋系箇啲规定据以应用嘅或者喺其中存在嘅质料或者对象嘅状态;因为对象只系通过并依照箇啲规定,先至喺佢自己身上有咗某盾。 所以箇种批判只不过令客观嘅思维形式远离咗事物,但系让依啲认识仍然似批判所发现嘅噉样,留喺主体内。即系讲,箇种批判并未有对依啲自在自为嘅形式本身,就佢地特有嘅内容,喺箇度加以观察,而系以假定有其他前提嘅方式,将佢地从主观逻辑干脆接收过来;于是,所谈嘅既毋系依啲形式本身嘅嘅演绎,甚至毋系佢地作为主观——逻辑形式嘅演绎,更毋使讲佢地嘅辩证嘅观察喇。 比较彻底一贯嘅先验唯心论,认识到批判哲学遗留低嘅自在之物依个幽灵,依个割断咗一切内容嘅阴影,系子虚乌有,并且须要将佢完全摧毁。不过,依个哲学亦造成咗令理性从自身表现其规定嘅开始。但系,依种尝试嘅主观态度,令佢毋得完成。以后,依种态度就连同纯科学嘅箇个开端同发展一齐被放弃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