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万古长夜西窗烛 | 特邀:鬼月

【夜读】万古长夜西窗烛 | 特邀:鬼月

2015-05-24    05'26''

主播: FM1604421

10954 743

介绍:
《山海经》中有个古老的传说,舜有两个女儿,生有灵光,可照方圆百里,于是一个名叫“宵明”,一个叫“烛光”。这两位中国的“烛火”女神,大概是古人对于灯火之始的想象。然而,中国的灯火之路却远没有这么简单。 距今约70万年前,当夜幕降临,祖先们扒开保存火种的灰堆,投入一些易燃的草木,或许还要用嘴吹一吹——在火苗蹿上来的那一瞬间,洞穴都被一种柔和的、橘黄色的光所笼罩了。他们点燃的第一堆篝火,照亮的不仅是洞穴,还点亮了人类寻求光明的第一盏“灯”。 那么此后呢?光明,这万古长夜中人们苦苦寻求来的光明,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春秋晚期人们用餐习俗发生了转变: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吃丰盛的早餐,叫大食,下午吃较简单的午餐,叫小食,太阳下山不久即回家就寝。据史料记载,在战国早期,人们开始在黄昏与夜暮之间加上“暮食”时间,并逐步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 有了灯火,也有了因光而有的风化问题。《毛诗·巷伯》里讲了一个有关于以灯火证清白的故事。颜叔子一个人独居,隔壁居住的是一个独身女子。有一天夜里天降大雨,女子的房被冲塌了,便上颜叔子家来避难,颜叔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规矩,于是让自己的邻居坐在墙角,双手捧着小火把坐了一夜没有动,火快灭了就抽出自家房顶上的茅草捆在一起烧,这样不停地换火把直到天明。如此让女邻居“使执烛”——清白是清白了,未免少了点怜香惜玉之心,更有悖待客之道。 在战国到汉代时期,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造型上花样频出,除了常见的豆形灯之外,新出现了三足炉形灯、动物形灯、奁形灯、多枝灯、人物造型灯,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但是,有了这么些灯,是不是汉代的夜生活就更丰富多彩,长安城是不是也因此会变成不夜城呢?假若时光可以倒流,我们能够穿越到汉代的长安,只怕一定是失望透顶的。在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时候,夜里都是实行宵禁的。夜市繁华,可以随意走动的时代,要等到宋代以后才有。 但是,改变仍然是存在的。灯火的普及,延长和扩大了室内活动的时间与范围。《列女传》里有个故事。一个姓徐的山东女子,冬日与邻居李姓女子一起纺线。徐家穷,每次都是用李家的灯火,时间久了,李姓女子就很生气,讥讽道“烛数不属,请勿与夜”,明确表示不愿与她共用灯火。徐女士人穷志不穷,辩驳说:“我是没出灯油钱,可是我帮你打扫场地,而且每次纺线刺绣,我都坐在角落里,少我一个,您家的灯油也没见省下啊。”这徐女士的不卑不亢、有理有节让人敬佩,却也从侧面反映了灯火普及带来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活动由白天延长到了深夜,人的活动时间,被拉长了。 不过,虽然人们的夜生活在逐渐拉长与扩展,但直到宋代以前,古人的夜仍然是室内灯影摇曳,而城市中,依然是长夜星辰。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1年第02期 作者: 唐苏 卫康叔 ) 关注新浪微博 @中华遗产杂志 了解更多内容。 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