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皇家的口福(上) | 投稿:考拉桑

【夜读】皇家的口福(上) | 投稿:考拉桑

2015-11-13    07'30''

主播: FM1604421

10499 384

介绍:
卯正二刻,六点半钟,溥仪的紫禁城依然显得一片清寂。殿内忽然传出御前小太监的声音——传膳!守在门外的殿上太监本能发出“回声”,然后,在养心门外、西长街……这回声越去越远。 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送嫁的行列已经走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在东暖阁摆好。 世上的事,大多与身份地位成正比,哪怕这身份就快要卸任,场面也是能撑一天便撑一天。事隔多年以后,溥仪仍将日常早膳的排场记得分明。 至于具体的菜品,溥仪并不能一一列出,好在皇家与民间不同,便是一粥一饭都要记录在案,因而留下了厚厚的清宫《膳底档》。人间帝王家,极尽富贵地,是怎样把一个“吃”字做到极致?溥仪的食事,实在只是冰山一角。 只为一人的御膳房 御膳房不等于厨房,御膳背后有着一个庞大的管理机构:光禄寺和内务府。 光禄寺专门负责管理皇室祭享等盛大筵宴安排。而内务府是皇帝的“大管家”,负责包含衣食住行等诸般宫廷事务。下属的“御茶膳房”、“掌关防管理内管领事务处”,专司负责皇帝饮食。 很多人抱着对御膳朝圣的心,想要到故宫里看看御膳房的样子。很抱歉,会让你失望的。 紫禁城里的御膳房在哪儿呢? 为皇帝服务的一处在养心殿正南,算是养心殿附属的一个小小院落,狭长的庭院,带有廊庑的一长溜房屋,红漆柱子,木格轩窗,与宫内其他的小院相比,少了几分华丽,却多了一些民间烟火气。但如果你想到,这不过是“一间厨房”,还是要赞叹它的“宏大”。 宫里的御膳房不止一处,皇室成员住的分散,各有各的膳房。为皇帝服务的为“御膳房”,为太后服务的称为“寿膳房”,嫔妃的院落也自会搭配大小不一的膳房。 进一步微观到膳房厨役的层面,分工极细,据曾做过御膳房总负责人、服侍过咸丰、同治的王仁安叙述:膳房又分为9局:干果局、鲜果局、点心局、粥局、饭局、蘸吃局、汤局、素局、荤局。 这些局各司其职,并各有细致讲究,比如汤局做一道罐汤:要先用两只鸡、两只鸭和两只七星肘(猪腿上有七个黑点者)熬汤待用。所用到的鸡鸭由专门的人负责喂养,按照每只生下的月份,按岁数顺序依次杀用,最好的“汤材”是一二岁的鸡鸭。将这些原材料剥洗干净后,放在布袋子用文火慢慢熬煮,加上料。一段时间后,用木棒打碎袋子中的鸡鸭,再接着熬煮。时间到了之后,从火上取出布袋,过滤沉淀,撇去渣滓,汤即清澈无色,“有如新汲之井水”。熬好之后,就可以注入罐中随时备用——大味至纯,此汤正好契合。至此,一盆好汤才伴着满桌的菜肴走入养心殿,呈现在浑然不知其来历的皇帝面前。 皇帝的舌尖 清朝初年,入主紫禁城的新贵,心中不免计较满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巨大落差,在饮食上竭力保持故乡的习惯。当时,清宫饮食的原材料主要都来自东北。不过,这种执着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帝王之尊终究禁不住天下美食的诱惑。 至此,关东货一统江山的局面结束了,天下美味无一不可成为贡品。 当年,从满族菜向汉族大餐转换,另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理由:满族菜大热大补,到了位置偏南的京城来,经常会导致人湿热不调,很容易上火,注重菜蔬和肉类平衡的汉族菜肴因此上位。 这些明里暗里的心思,加上皇家的奢华气象,共同造就了清朝历代帝王的饮食场面。想想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圣祖康熙两位皇帝,进膳时何其简单,甚至留下圣谕:“令取米一撮,果一枚。”才不过两三代,已经大变其样。 乾隆皇帝爱美食,且以奢靡闻名,连餐具上也讲究得不行。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清宫御瓷展上,有只通身深蓝色的渣斗,用途是负责盛乾隆皇帝吃剩的骨头、鱼刺,这类食器如今在饭桌上早看不到了,有心人仿造一番,买者甚众。 经历了康乾盛世的辉煌之后,清朝由盛转衰,历时9年的川、楚、陕白莲教起义, 极大撼动了清廷统治者的神经。嘉庆、道光二帝目睹时事艰难,开始整顿政治,进一步提倡节俭。 可惜的是,道光帝的节俭可没有传递下去,之后几代清帝又渐渐奢靡起来,慈禧太后上台,动辄金馔玉粒,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中华遗产杂志 2015年09月 撰文/陈辛 稿件整理:阿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