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梭子: 一梭一世界 | 投稿:轴二呆

【夜读】梭子: 一梭一世界 | 投稿:轴二呆

2016-05-17    09'27''

主播: FM1604421

4374 205

介绍:
介绍: 江南的苏绣、缂丝、云锦 ;华中的夏布、花带 ; 西南的蜡染、侗锦……每一种织物都是别样风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织物的差异,也如风土人情一般风格迥异,而所有这些绚丽的织物,都是用梭子牵引着纬线,一根一根织成。 在杭州有位织女郑芬兰,穷12年之力,收集了7000把世界各地的梭子。她有个土布馆,叫小巷三寻。那些还坚守着最传统丝织方法的织女,要么住在偏远的山村,要么住在幽深 的巷陌。而小巷三寻却处于车水马龙的闹市。 郑芬兰坐在一架老式织机前,身着一袭复古的青布长衫,既像民国电影中着男装的女先生,又有点像贵州山村着民族便装的姑娘。 旧时大户人家母亲给女儿的嫁妆是金银细软,传的是财宝 ;但在他们那,母亲传给女儿的陪嫁却是梭子,传的是技能! 在郑芬兰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在她睡觉时织布。午睡时,就着从窗户中 射进来的阳光织 ;晚睡时,就在织机上点一盏煤油灯。母亲脚踩踏板和手引 飞梭发出的“吱嘎吱嘎”的声响,就是 她最好的催眠曲,梦中,织布声也是最常见的伴奏。 郑芬兰的母亲郑小花是土布纺织技艺的传承人,于是她也女承母业,变成了杭州最年轻的土布传承人。在郑芬兰看来,织布,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技能,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明的传承方式。 在凤凰古城,有织花带的苗女,对苗女来说,花带是贯穿一辈子的美丽证物:幼时,织花带是人生必修课,母女传承,姐妹相授 ;情窦初开时,有了心上人,将亲手所织花带赠之,花带 就变成了爱情信物 ;为人母后,花带又变成了背孩子的背带……而每一只织花带的梭子,都是有灵性的,会随着苗女的成长而蜕变,见证苗女的美丽与哀愁。 从缠在腰上的编织器,到巨无霸的现代织布机,梭子的进化飞跃向前。 郑芬兰却转身开始拣拾那些快被人遗忘的老梭子,它们在她身边越聚越多, 而它们原本的命运,或被当作柴火烧毁,或置之阁楼渐渐腐化。 郑芬兰的 7000 把梭子,若摆在地上,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每一把, 都有自己的故事。12年前,她与一帮驴友徒步至贵州深山中的一个小村庄。在一位老奶奶家院子里扎了营。晚上被“吱嘎吱嘎”的声音吵醒,她睁开眼睛,看见老奶奶坐在窗户前的织机前,脚踩踏板,手上飞梭,一 盏忽明忽暗的煤油灯发出的光线,让眼前的一切宛如梦镜。郑芬兰仿佛回到了童年老家的小木屋中,看见妈妈用织机声给自己唱催眠曲。 那时,她已经从家里出来很久了, 老家织土布的传统也断了。眼前的场景 一下子把她带回小时候。 郑芬兰为第一次收梭的念头激动不已, 但是老奶奶坚决不卖。老奶奶说梭子 是祖传的,是母亲给的嫁妆。 郑芬兰软磨硬泡,但老奶奶却油盐不进。于是她开始曲线救国,给老奶 奶洗衣做饭唠家常,整整三天后才离 开。当她依依不舍地走到村口时,猛然回头,竟然看到老奶奶在挥手召唤她。当她真的从怀里掏出梭子时,她一下子哭了出来。 老奶奶说,之所以把梭给她,是因为看到郑芬兰是真的爱梭,可以把这梭子好好保存。”次年,当郑芬兰再次与老奶奶联系,她却已经离开了人世。 有了第一把梭后,搜梭的欲望就一发不可收拾了。郑芬兰驴行有个特点,就是只去那些游客少、贫困而偏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最能出梭。因为山高路远, 市场化程度低,有的地方还像老奶奶家那样,保持着手工织布的习惯。 驴行多年,郑芬兰有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驴友做线人,可以不断地打探到梭子的情报。后来,她收出了名气,又有人主动送梭上门。 郑芬兰双脚盘坐在地上。以她为圆心,各种各样的梭子呈辐射状排开,就如同一幅世界地图。郑芬兰用手一 个个指点着,仿佛运筹帷幄的穆桂英, 沙场秋点兵。 从一把梭子的形状,能看出它的出处:船形梭,中间空两头尖,就像水乡停泊的小船,它来自江南;饺子梭, 梭子状若包好的饺子,它来自中原…… 从一把梭子的材质,能看出当地物候 :西北草原民族,会用牛角羊角制梭 ;西南苗族,制梭会用纯铜 ;苏州缂丝人家用的梭,则会用上好的红木…… 从一把梭的构造,能看出当地的 生产力水平 :郑芬兰在浙江山区收了一 只“风火轮飞梭”,这梭子带有两个小滚轮,轮子使梭更快地运作,织布速度也明显加快。 每一把梭子,都是一个化石,它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一段历史的见 证。材质、形状、用途、产地、结构 等属性,是一把梭子的 DNA 密码。7000 把梭,一梭一世界。郑芬兰 抓住了 7000 把梭子,它们因此不会 消失于无形,但这并不是事情的终点。 郑芬兰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它们,进化出能为自己所“用”之梭,编织出古老而温暖的民间记忆之布。 文章出自 《中华遗产杂志》2016年第三期《老工具 造物之美》撰文/雷虎 整稿:澹台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