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 海子:理想主义的殉道者和坚守者】

【人物志 | 海子:理想主义的殉道者和坚守者】

2023-09-18    10'43''

主播: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5541 32

介绍:
天才诗人——海子 1989年3月26日,山海关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25岁的海子躺在铁轨上,最后望了一眼这个世界。远方的一列火车呼啸而来,结束了他的生命,也结束了他持续一生的孤独。他的匆匆退场,意味着一个诗歌时代的结束,海子死后,人们称其为:理想主义的坚守者与殉道者。 从他的逝世至今,人们从未停止对他的缅怀,诗人海子一次又一次“复活”,他的死也被无限神话。但其实,海子之死,只是一个普通人对世界的无力抵抗。 ~~~~~~~~~~~~~~~~~~~~~~~~~~~~~~~~让我们一起走进海子的故事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查湾村。海子的童年充斥着贫困,饥饿,与此同时,也写满了上进和努力。海子早慧,这从他的童年便可见端倪。四岁时便参加公社举办的“毛泽东语录背诵比赛”,十岁时考上重点高中高河中学。海子的父母也因此对这个长子寄予厚望,盼他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在这种贫寒环境中长大的海子,虽然成绩优异,灵魂中却充满了自卑。无论是脚下补了又补的鞋子,还是从家里带来的干粮和咸菜,都让他无所适从。这样的自卑一直持续到了若干年以后,海子带着它踏入了北大校园,1979年,海子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那一年,海子的父母似乎已经看到生活的希望之火在熊熊燃烧。海子也明白,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上镌刻的是全家人命运翻转的机会。 进入北大那年才15岁。在查湾村。他还能以自己优异的成绩作为盔甲。维护敏感的内心,但在人才济济的北大,海子的天赋。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孩子念的是法律系,整个班级50名同学,他的年纪最小。人又矮又瘦,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是那么稚嫩。同学们也常常用摸头的方式来逗他。家庭的贫困,外貌的自卑,形象的缺陷,泯然众人的恐慌,轮番打击着这个青春期的敏感少年。在海子看来,北大的每一个同学都比他更优秀:他们要么家境优渥,要么高大帅气,海子的心中越发绝望。两年的大学生活,也让他走进了一个越发封闭的世界。1981年海子先后结识了骆一禾和西川,走上了诗歌创作之路。海子的生活似乎一下明朗了不少。那段日子,写诗是他最快乐的事情,也是最无奈的事情。因为写诗既让他快乐,也让他受穷。他爱诗,但他更爱诗中理想的生活,诗中的生活充满浪漫主义的美满。但与他在实习中见到的现实争斗,形成了鲜明对比,海子作为法律生,从此在自己专业道路上渐行渐远,毕业以后孩子没有像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法务工作,因此被分配到政法大学授课。海子的故事在故乡人眼中,是寒门贵子的逆袭。在同乡的想象中,他早已在外飞黄腾达,衣锦还乡指日可待。但他心中有多么落寞迷茫,只有他自己能懂。1983年孩子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担任老师。授课之外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写诗上。但他创作诗歌的道路并不顺利,甚至被同行嘲讽与批判,当时的他绝望不已,认为时代对他不公。在这万念俱灰的时候,爱情给了他希望,在他任教期间,遇见了生命中的初恋----波婉。 波婉是海子的学生。也是因诗歌而主动向他靠近,她来自内蒙古家境很富裕,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海子一直对她用情至深。曾为他写过许多情诗,最长一篇达到2万字。她是海子在诗中歌颂最多的女人。是海子一生的最爱。正如海子所写:你是我的半截诗不许别人更改一个字。 只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个最初因为诗歌爱上他的女人,最后也是因为诗歌而离开他。海子爱诗,爱诗中的理想主义。以至于在现实中他并不擅长生活的处世哲学,不懂得社交,工作也处理的不好,导致很多校领导对他有意见。同级进来的人已经步步高升,他还只是一个穷酸的小教员。波婉也最终因为双方的家世差距太大。选择和他分手。孩子说:真诚的爱情错误百出,那一刻他也许觉得两个人都没错,出错的可能是这个世界。在波婉之后,他也爱过其他姑娘。但最终,都以分手收场,他的生命底色是灰暗自卑的,诗歌是他唯一的骄傲。从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到海子去世的1989年。短短六七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文学作品。我们熟知海子大多是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几乎人人都会,甚至被做成了曲子,成了地产商卖房的噱头。而海子的成名作者是《亚洲桐》。这也是他最早的作品之一。此外还有《日记》《九月》《西藏》《黑夜的献诗》《四姐妹》《春天,十个海子》等都有着极高的传播度。 80年代对于诗歌创造而言,是最好的时代。因为这是一个崇尚诗歌的年代。但是对于海子来说,却未必这样。作为一个出身农村的孩子。他身上的血液,不仅仅为自己而流淌。他身上肩负的,是整个家族的尊严骄傲以及经济重担。写诗对于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而言,是奢侈的。事业不顺,爱情也不如意,这些不堪回首的现实迫使海子真正走向灭亡。海子曾向父亲提出,想要辞职前往海南办报纸,父亲却严厉训斥了他,对于写诗和办报纸这两件事,家里人从未支持。海子的父亲曾十分明确地对他说,写诗是写不出新时代的,不如在工作上上进,评个职称。 家里人的反对固然心寒,但外界的不承认却是压垮海子的最后一根稻草。80年代的北京城人才辈出。像海子这种其他方面一无所长。想仅仅通过写诗就获得认同,太难了,海子在工作后,坚持给很多报刊写信投稿。结果都是石沉大海。 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得到多少主流刊物的重视。除了诗才得不到重视,生活的贫困更是让他窘迫不堪,有一次孩子的母亲到北京去看他。临走时他给母亲塞了300块钱。母亲感动的以为儿子出息了赚钱了。但事实上,这些钱是海子从朋友那里东拼西凑,借来的。然而直到海子死后母亲才知道真相。在这样绝望的日子里,海子每天都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谁知道海子忍受了多少煎熬才会说出:“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在海子生命的最后,他曾远游青海西藏,曾试图寻找一条现实的救赎之道。可是他寻找的结果却是:“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1989年3月26日,海子卧轨自杀,年仅25岁。海子的死亡 早有预兆,他诗中的孤独、绝望,对死亡艺术的渴望,早已暗示了一切。 “你要把事业留给兄弟 留给战友;你要把爱情留给姐妹 留给爱人;你要把孤独留给海子 留给自己” “他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在海子的心目中,他早已预演过无数次生命的离场。根据好友洛一和的回忆,海子走的那天,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显然已经决意不再归来。他走的时候,兜里只有两毛钱,胃里只有两个橘子。死的非常干脆。 在他通往死亡的道路上,无人胁迫无人追赶,一直追着他的其实只是海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