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一一戴望舒(2016年8月25日录制)

《雨巷》一一戴望舒(2016年8月25日录制)

2016-08-25    03'58''

主播: 低吟浅唱

325 17

介绍:
雨巷 作者: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背景介绍: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你 倾蓝紫 杭州曲曲折折的小巷里,江南烟雾蒙蒙的细雨中,诗人戴望舒擎伞而来,他遇见了一个擎着油纸伞行来的女子,孤独的他,哀怨的她,她朝他走来,他向她走去,两个人,在此有生最美之年,狭路相逢,相逢在一个杭州的小巷里——此刻,他正在世上此处行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她;而此刻,她正在世上的此处走,无缘无故地走,走向他。而四周烟水茫茫,流汇在他们这两朵孤舟下,只为掀起浮世的沧浪,让这两艘人世里孤独的小船在偌大江湖里相遇。 而相遇之后呢?她叹息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又错舟离去,她像梦中飘过的一枝丁香,像梦一般凄婉迷茫。 仿佛从未相遇,既不回头,也没不忘,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独留一个诗人在雨的哀曲里,在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的杭州小巷里,以为是梦,他在杭州的一个小小雨巷里做了一个梦。然后他彷徨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他希望能再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他这一彷徨,就彷徨尽了一生,也再未遇到过那个女子,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其实,他曾经遇见了她,以为他可以抹去这个姑娘那结着的丁香般的愁怨的,但是,其实,那结着丁香般愁怨的人,是他,而不是她。 她的哀怨她的寂寞她的凄清,皆不为他而生,而他一生的哀怨、寂寞和凄清,却皆因她而来。他穷尽一生,都再未走出这条杭州的雨巷。 那一年,他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抓捕,跑到朋友施蛰存的乡下家里小住,于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她,这个比他小五岁的少女,他梦中的如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叫施绛年的女孩是施蛰存的妹妹。 在一九二七年的此刻,梦想光临,戴望舒遇见了那个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走过的,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一九二八年八月,他这一首美丽的《雨巷》发表在《小说月报》上。与他一起住在施蛰存家的杜衡后来回忆说:“《雨巷》写成后差不多有一年,在圣陶先生代理编辑《小说月报》的时候,望舒才突然想起把它投寄出去。圣陶先生一看到这首诗就有信来,称许他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是的,这是一个新纪元,也是诗人的新纪元。我们得到了一个笔名叫戴望舒的“雨巷诗人”。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又名“纤阿”,指美女姣好貌。又指山名,有女子处其岩,月历数度,跃入月中,因为月御也。屈原《离骚》有:“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说他坐着龙马拉的车子上下求索,前有月神望舒开路,后有风神飞廉跟班。 而这也是诗人月亮下的一个梦,他如那站在纤阿山的女子,在月亮经过几度后,跃入月中,从此成了寂寞的嫦娥,从此不再有爱。这年他二十二岁,正是谈恋爱的最好年龄。 据戴望舒跟第一任妻子穆丽娟生的女儿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施绛年虽然比不上我妈以及爸爸的第二任太太杨静美貌,但是她的个子很高,与我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女孩相似。” 她不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美的女子,却是他一生中最爱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