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唐】白居易

《秋雨夜眠》【唐】白居易

2018-08-20    06'06''

主播: 柳醉春烟

799 3

介绍:
秋雨夜眠 [唐]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2.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3.宿(xiǔ):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秋雨夜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人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性格特征并进行细致描写,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年白居易心灰意懒、孤寂闲散的生活状态。 秋雨之夜,是很多人的不眠之夜,特别是对年老体衰之人来说,这更是一个难熬之夜。而白居易着意刻画的却是一个十分安闲的老人形象,在“凉冷三秋夜”的环境中,他不带悲伤神色,在灯灭之后,便听着窗外淅沥的雨声入眠,他的心中是静美的,连梦都是美的。睡醒之后,按理说该起床了,可他还要添香,打算继续躺着。一场秋雨一场寒,风雨过后,天气变得更加寒冷,正因为如此,老翁才不愿起床。秋雨本身就带有寒意,它敲打着火红的枫叶,使得枫叶变得更加脆弱,一阵秋风袭来,枫叶凋零无数,堆积到台阶上。风吹落叶,本该使人伤感,可是老翁却对之毫不关心,心情十分淡然。“霜叶满阶红”,以景作结,写出老翁淡泊清净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