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三章:背道而驰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背道而驰

2022-07-26    05'07''

主播: 高尚品德工作室

15 0

介绍: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背道而驰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yǐ )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wú),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yú)。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有点知识,就走大道,人最怕走邪路。大道虽然平坦,但有人就喜欢走邪路。朝廷腐败,田园荒芜,仓库空虚。穿着华丽衣服,佩带锋利宝剑,吃精美饮食,钱财剩余很多。这是强盗吹嘘,不是正道啊! 悟道心得: 一、大道的本色在于平凡无奇,而不是绚丽多彩。单纯没什么不好,用平常心、感恩心才容易进入大道之门;光而不耀的人,才能够天长地久! 二、行于大道,是一个内修方法,最后到达明白、明道的过程。明道并不是只知道“道”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断去除私欲和污染的过程;一个不断达到身心合一、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的内心平静的实修过程。 三、人本源自大道,很容易行走在宽广的大道上,但人却总以为投机取巧会给自己带来捷径、带来好处。这就是“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可事实上,有些捷径带来的恰恰是相反的结果——是坎坷,是弯路,甚至是死路! 四、德是用来滋润万物的。积德的根本在于成就自己的大道。如果没有行为上的德,是不可能修成大道的。 五、真正成功的修行者,没有门派的局限,他尊重每一个生命,愿意为每一个生命的绽放而点赞;他的目标是远大的,他的眼光是柔和的,他的包容是宽厚的。 六、祸福相依,有时财富多了不只是累赘,更是生命败乱的开始。人最富有的并不是拥有万贯家产,而是拥有流畅的生命历程。 七、身心灵的疗愈不是在枝叶上下功夫,而是要回归到本原。回归的方法就是亮化自身的品质,圆满、自在原本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八、老认为别人不好,会让自己心灯昏暗;发生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则会让自己发光。有问题才有机会,所有的问题都是来成就我们的伟大,修炼的真谛就是:别人提供问题,我们解决问题。输不起的人,往往就是赢不了的人;不被别人算计的人,也没几个能成为中流砥柱的。 九、思维是藏在头脑中看不见的力量。正确有效地使用,就是开发自己内在的幸福宝藏;误解或不恰当的使用,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提高人的心性比什么都重要。 十、得道便生,失道便亡,道在我中,我在道中。没有了道的精神,我们什么都不是!越是充分认识自然大道精神的朴实性和建设性,生命就越是活跃灿烂、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