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 第六天 什么是唯识学的三自性?

三周 第六天 什么是唯识学的三自性?

2022-08-20    05'04''

主播: 知了梦心理工作坊

137 1

介绍:
小武:是哦,我就是知道了那么多,还是做不到的典型代表。 知了:哈哈,别着急。带有觉知的知道,是修证的开始。我们开始了解什么是三自性,三自性分别是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成实性。 我们前面也经常讲到,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就是我们的妄心。如果有打坐经验的同修,会知道不打坐还好,一打坐妄念更多。那么我们凡夫的分别心哪里来的呢?第六意识为什么那么多分别心呢?因为被“名相“困住了,遍计所执性----遍,普遍地存在,计,自己下意识地把这个虚名、假造的、人为的观念而抓得牢牢的,计就是计较分别。所执,抓得非常牢,不肯放。因此构成业力的轮回,这些都是由”遍计所执“来的。所以,名相了,反省过来,得”正智“,知道一切皆是虚妄,都是自己欺骗了自己。那么悟到了正智,那就是我们讲的”悟道“了。”如如“是指回到自己的生命的本来。这个如如不动,叫他道也好,心王也好,上帝也好,主也好,甚至叫傻哈哈也好,叫什么名字都可以,那只是名相,没有关系。那只是个别称而已。 我们这个第六意识怎么动呢?一切皆是依他起,依他而起。外境界一动啊,自己失去了定力,内心就波动了,很容易受环境影响。比如我们大家有学心理学的,学了心理学后有个习惯,就是身边发生了一件事或是社会上有一个什么新闻,就习惯性的用心理学的观点去套用点评,对号入座。这种心理习惯就是依他而起,如果没有这套学识加上,我们的意识形态里头就没有这个东西。 我们再讲一个故事。一个和尚在山上修行,非常讨厌这个是非人间。他收了个孤儿作小徒弟,这个小孩从小到大,没有下过山,对人世间什么都不知道。等这个徒弟长大成人了,老和尚带他下山,下山前告诉他:下山后,这个世界花花绿绿的,你都可以看,就是有个东西最可怕,你要注意哦,老和尚描述了女人的打扮,告诉徒弟这个东西叫老虎,最可怕不要看她。 小和尚下山后,走了一阵,老和尚问,街上什么最好看?小和尚老老实实讲,师父啊,看来看去还是那个老虎最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