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春季时保护好颈项不使生病,则夏季来时不病胸胁,到了长夏季则不生洞泄里寒, 到了秋季也不会得疟疾,冬天也不会延伸出麻木痹病,下痢而汗失禁不止了。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 平人脉法也。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 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 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 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 皆为阳。 所为“精”者,乃生命之泉源也。冬季知善于藏精气不外泄之人,春季则不生热病。 夏季炎热时,吾人当汗出散热,今不汗出者,到了秋季必成疟病。这是一般人都会如此 的。所以有“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的说法。一天中自清晨日出到中午,此天阳最盛时, 为阳中之盛阳。 中午至黄昏时,天阳渐衰,乃阳中之阴者也。半夜子时至鸡鸣丑时,为天之至阴时, 为阴中之阴也。从鸡鸣丑时至日出,天之阴已衰,乃阴中之阳也。此一日阳阴之消长, 人亦如此合于自然之消长。光论人之阴阳,可说外表为阳,内里为阴。人身之阴阳,男 则背为阳,腹为阴。女子相反,背为阴,腹为阳。如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脏为阴,腑 为阳。肝、心、脾、肺,肾主收藏转化之功,皆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 焦六府等,所有消化排泄系统,皆为阳。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 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 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 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阳也。 因此,欲知何谓阴中之阴?阳中之阳?可利用冬季病必在阴,夏季病在阳,春季病 在阴,秋季病在阳。吾人可视节令及所在病变位而用针灸施治也。人之背为阳,其阳中 之阳,乃心之属。其阳中之阴则为肺,腹为阴,其阴中之阴为肾也,阴中之阳则为肝, 而阴中之至阴则属脾也,这些都是中医阴阳表里之概念,身体内与自然互相呼应的现象。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黄帝说,五脏既然对应四季,其间互相吸引、接受之关系又如何呢? 歧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 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 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 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 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肯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 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 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 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 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 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 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 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 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歧伯回答道,例如东方主青色,入通人体内的肝,其通窍在眼,春季时人体之精藏在 肝内,一旦受病易发惊骇。味觉上是酸味,如同草木是青色且酸一样,与鸡同性,食物中 以小麦入肝,四时中为春季,天上受木星影响,所以春季气集中头部,五音中合于角音, 即嘘声。洛数上为八,乃阴数之极意,其病必连到筋,气味腥臭。
上一期: 生气通天论
下一期: 金匮真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