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滋生:母亲的叮咛

欧阳滋生:母亲的叮咛

2017-02-12    10'47''

主播: 周海容

307 0

介绍:
母亲的叮咛 文/欧阳滋生 在好些年以前,我就揣着一个主意:在妈妈面前说上几句讨好的话。虽然妈妈深知我嘴笨的生性,也不喜欢孩子们卖乖,但那种愿望每每袭扰,却找不出几句恭维的词语,或写成篇什,当面念给妈妈听。直至我长大成人,不想又难以拔冗。岂料老母病染沉疴,匆匆仙游远去,我那份心思成了终身的痛憾。 于是想起一定要写这篇文章,于是想起妈妈叮咛。印象极深的,是当初我做学生的年月,母亲大清早起来,生炉烧饭,到6点半准时喊我起床。漱洗、吃饭……我忙乱一阵,碗筷一撒,书包一背,跑出门外。 "小心过马路!"身后传来妈妈的叮咛。 其实这是用不着母亲操心的。家中弟妹多,我排行老大,不仅早慧而且早熟,妈妈常常为我树着口碑并展示于人,话里言中流露出一个母亲本能的骄傲。稍大一些,我就每日里帮着妈妈,早上起来守着炉子熬奶糕,喂弟妹的早餐。有一回,妈妈背着弟弟去上班,行至街口,她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掏出几分钱给我买了一个烧饼,算是给儿子特别的奖赏。看着我啃完了,她蹲下身子悄然说:"下次再买给弟妹吃,你上学过马路千万要小心呵!" 此刻,我双眼湿润,凝视着妈妈憔悴的面容,微微点点头,默然返身,脑子里尽是妈妈的慈眉善目。 因为家境贫寒,我隐隐约约明白了妈妈在那种处境中"吝啬"也是节俭的原委。无论如何,母亲的眼泪是向下流的啊! 从小学到初中,我上学走路到校都要耗上半个小时,每日里来回四趟,常年累月在马路上走,过马路是极平常的事。虽然那时的孩子不如今日的独生子女娇嫩,父母也决不会耽误上班时间送上接下的,但天下父母一般心,母亲送不了我也接不了我,自然得千叮咛万嘱咐,以避免马路上的厄事。以致我双耳听起了茧,话语里常常有"抵制"的情绪,以为妈妈太啰嗦太琐碎了。而妈妈丝毫不生气:"将来你会明白的。" 此时,妈妈离我很近,也让我很烦,尤其是那关系"马路"的嘱咐。 有母亲的呵护和念叨,我们姊妹兄弟也还算相安无事。等到我和弟妹长大成人,涉入为人父为人母之列,每次回到母亲身边团聚,临行时妈妈仍然习惯地叮嘱:"马路上人多车多,要小心啊。" "妈,我们不是小孩了!"我和弟妹异口同声,毫不在意。 "对对,你们都大了……"她喃喃地说。 母亲只有初小文化,却有一番苦难的经历。这些年,沟沟坎坎的,也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了过来。她极认真地以此来教导我们,而我们却是常常听不进的。到后来,我似乎领悟到苦难是人生的老师的真谛,这种懂事程度催动我屡屡想听妈妈讲述过去艰难的故事,她却溘然辞世了。 只有这时,我才明白,以前对妈妈的唠叨常常不经意、不耐烦,而这种习以为常的声音忽然消失时,却真真切切地失去了一种珍贵的东西,一种难以言状的伴身之物。 这难道不是最大的遗憾吗? 母亲与我只有梦中相逢。幻影阑珊处,仍然带给儿子"小心过马路"的嘱咐。她在另一个世界里仍然庇护着他人休养生息。 这种一生谨慎做人的家风,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今日生活节奏加快,但我骑车走路已经习惯了从从容容、不紧不慢。即使在妻子、孩子面前,我也少不了饶舌:"慢一些,车子多,小心过马路!" 只是当妈妈抱病卧榻,我违背一贯的性格,每日里急急忙忙、风风火火,生怕她有个闪失……谁知,她终于匆匆离别。 山那边,又多了一座坟墓。碑上有一双老眼,那是中国妇女的眸子。 跪老母坟前,我说不出讴颂懿德之话,只有痛心疾首,再拜妈妈:一路好走,千万小心。 此后我似乎有了习惯,每逢春节风木姜然之时,耳畔就响起妈妈的爱语。慈航引渡,庇我一生平安,却恨雨草心,难报三春之晖。即使得福知足,亦难如初,亦难有沐浴母爱的融融暖意。 妈妈的叮咛已造就了我和家庭的昌盛人事。但妈妈那起早摸黑、搜前把后的忙碌身影与睡前拽被、起床递衣的慈母温情一去不复返了,尤是每日出门前那谆谆诲语及潮起的泪眼,动辄将我的心涛瓷住。 背景音乐:石进-夜的钢琴曲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