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罐儿御医的非遗传承之路

竹罐儿御医的非遗传承之路

2016-08-09    18'54''

主播: FM1860038

211 11

介绍:
题目:“竹罐儿御医的非遗传承之路” 一导语: 有着近四百年历史传承的王氏脊椎疗法,是头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医诊法,几个不起眼儿的小小竹罐儿和祖传的48味中草药秘方到了第十三代传承人王兴治的手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听本台记者高婷采制的“竹罐儿御医”的非遗传承之路。 二开篇: 录音 时长30秒 王兴治 “我是王兴治,…不手术…48味药是核心” 三主持人解说 紧邻京通高速双桥出口的“国葆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脊椎疗法”的传承基地,每周一上午赶来向王兴治大夫求医的病人,一早就等在了大厅。 主持人解说: 诊疗现场,玻璃弹针刺破患者病痛位置的表面皮肤,挤出小血珠后,护士熟练的把一个个小竹罐儿趁热吸上,十几分钟后取下竹罐儿。 现场音效 30秒(压混) 1现场问诊:病人声音:“疼”、王兴治大夫原理: “……” 2现场声:“磕竹罐儿的声音” 四主持人解说:从竹罐儿里磕出的东西深浅、形状不一,有些稠得像果冻,就是中医所说的人体中的“痰”和“湿”,按照老王家的说法,这些和蝎子、蜈蚣、蚊虫的毒一样,也属于“毒”,不过是人体的“内毒”。 五历史掌故 录音:王兴治30秒(0506_121001 2分30秒~5分35秒 约3分5秒) 王兴治“祖上是治疗内外二毒的”“顺治年间,立了军功,入了宫” 六推进 主持人串词:这传承近400年的王氏脊椎疗法,在王兴治手上居然和现代的“专利”结了缘,为此甚至还和父亲闹了不愉快。 录音:父亲,一直都这么做,为什么要改 国家沾血用品一次性的要求,要改 七主持人解说: 如今北京的王氏脊椎疗法已经在广东落户,而第十三代传承人王兴治的心,更大,他总觉得咱们老祖宗的东西,应该走得更远,造福更多的人 录音:要把祖上传下来的疗法惠及全民,让老祖宗的医学精粹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