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间的大学问-张氏正骨

双手间的大学问-张氏正骨

2016-08-17    18'53''

主播: FM1860038

334 13

介绍:
《非遗时光》 —————双手间的大学问(3分版) 导语: 在北京市昌平区有一家正骨医院,因其“正骨手法、夹板固定、外用膏药”相结合的医术而远近闻名。不管是骨折还是脱位,当地居民总是首先去求助于这个人称“祖传张氏正骨”的医术。“祖传张氏正骨”从19世纪80年代传承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张海涛作为“祖传张氏正骨”第四代传承人多年来以医院为家,誓将这百年正骨医术传承下去。来听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婉乔 采制的报道: 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邵四合新村的张氏名山堂中医门诊部,一位患者正扶着腰部,缓步走进骨科诊室。 【记者】您这是怎么了? 【患者】“腰间盘突出,以前闪过腰,十多岁的时候,都几十年了……” 家住通州区的王先生,去年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到无法下床,当时去医院,医生的建议就是做手术。 【患者】“我想保守治疗,不想手术,在张大夫治疗下,一两个月,几乎都痊愈了。” 王先生口中的张大夫,就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祖传张氏正骨的第四代传承人——张海涛。 【张海涛】大家好,我是张海涛,我们家世代都从事“张氏正骨”,我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祖传张氏正骨”第四代传承人。 元代医书《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设有“正骨兼金镞[zú]科”,以专门论述骨关节损伤以金刃所伤疾病之脉因证治。而祖传张氏正骨究竟从何时开始,又是怎么传承至今的?张海涛介绍说 【张海涛】张氏祖传正骨是从1885年开始流传至今,我的曾祖父张福庭12岁的时候,在田地里干活,脚受伤,一位江湖郎中看着我曾祖父揉着脚说,我给你揉揉吧。用了手法给他捏了以后,给我曾祖父脚踝那儿贴上膏药了。我曾祖父贴上这膏药以后就站起来了,走两步,嘿!就好了!从此呢,我曾祖父就拜这个老道为师就开始学习,我们的张氏正骨从此就开始发展起来… 自打张海涛记事儿起,就跟随爷爷张名山学习正骨手法,爷爷在诊所给病人看病,张海涛就站在旁边看着。看的多了,张名山还会引导张海涛在自己身上练习正骨手法。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平时的观察和练习,张海涛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治疗。 【张海涛】我每星期六下午都到父亲的卫生所那去,刚一进门看见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两三岁的样儿,哇哇哇在那儿哭。我说这什么毛病啊,我爸说这叫桡骨小头半脱位。说过来来,我教教你手法,你给这孩子先复位。我就按我爸教我的手法复位,复位完以后,我说“往起抬”,这就能抬起来了! 从那时起,张海涛逐渐参与治疗,直到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真正从父辈那儿将诊所接手。2007年,“祖传张氏正骨”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将张氏正骨更好的传承下去,张海涛有意从小培养他的大女儿和小儿子作为第五代传承人,现如今,女儿大学毕业留在诊所里帮忙,儿子正读高中,人送外号“小张医生”。张海涛的妻子李洁更是为了这份传承,甘心做张大夫身边的“贤内助”和正骨助手。妻子李洁说: 【李洁】我就想把这张氏正骨更好的传承下去,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