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杠箱会,沉寂百年重新鸣锣

千年杠箱会,沉寂百年重新鸣锣

2017-03-02    19'42''

主播: FM1860038

133 6

介绍:
常去庙会的人一定对老北京的花会不陌生,像中幡、小车会等等。但是如果问您杠箱会,想必很多人不知所云。其实杠箱会在以前也是花会中的一档,据妙峰山志记载,兵部杠箱会为13档武会中的一档,以庙里装钱粮用的杠箱为道具,表现的是杠箱官风趣断案的过程。表演时由16人抬着4只箱子一边走,一边用肩、腰、背、肘、腹、脚把箱子耍得上下翻飞,杠子上边是同样展示各种绝活儿功夫的“杠箱官”。在清朝时期也曾代表兵部为皇家和民间表演,后传入民间。随着清朝的灭亡,兵部杠箱会也近乎于失传了。那么杠箱会表演起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听《非遗时光》大型采访报道:《千年杠箱会,沉寂百年重新鸣锣》。 1、05黄荣贵问好 8秒:大家好,我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杠箱会传承人,黄荣贵。 2004年,崇外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张艺军参与了非遗的普查工作,发现了有着“花会活化石”之称的隋少甫先生。1938年,为给抗战筹款,隋少甫的父亲,最后一代杠箱官隋星甫率“内八档”花会在北海义演,隋少甫得以亲眼见过一次原汁原味的兵部杠箱会。 2、02张艺军谈恢复36秒:2004年,当时国家搞了一个叫做民族民间文化工作,这个工作就是我们现在叫非遗。然后进行了普查。我们在查到了一个老先生叫隋少甫,他会绝活儿。我们对他进行了多次的采访,了解了当时杠箱会的一些情况。并且因为我是学美术的,根据他的口述,画了一下那个动作图谱,搞出了一本册子吧,叫《兵部杠箱解析集》。 3、08张艺军谈黄荣贵 26秒.wav:黄荣贵呢,他是隋老先生的二徒弟。他呢从小喜欢摔跤,后来跟隋少甫先生学习中幡。隋少甫先生非常看中他,所以将杠箱会的技艺也传给了他。而且,中幡它的很多的基础跟杠箱会比较接近,所以由他来进行传承。= 其实黄荣贵老先生之前也没见过杠箱会,他之所以能成为杠箱会的北京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他从小喜爱摔跤,并因此结识他的师父隋少甫并开始练中幡有关。 4、06黄荣贵谈摔跤拜师黄荣贵 46秒:还没上班我就摔,也就是摔跤这么认识了王文志是我师哥。摔出点名气来了,拜他的师父这人叫徐俊青,拜他为师。那会儿龙潭湖没有围墙,跟我们一街坊我们老去那儿摔跤去。他上那儿带着几个人湖边上练车去,那会儿我也年轻。哎,看上这俩孩子挺好,明儿跟我练车吧,他练车没人也,跟他练了那么半年多车。拿什么买车呀!吃饭都不够是不是呀!后来他跟我们说你们别骑我这车了,你们练中幡吧。花两块五毛钱,在大兴竹木厂,我们俩跟我这哥哥扛了一根竹竿子,扛到家,也不知道咔哧也不知道什么,怎么的,又慢慢练的中幡。 5、07黄荣贵谈师爷 39秒:我那师爷是镇远镖局的,又有钱又有势力,他是杠箱官,那伙计都得会点武把子。在珠市口那是一个水果批发市场,他是总管这个的。按照我师父说的呢,就是好的往水果店送人家取走了,有点毛病的有点掌儿什么的,就卖给蹬三轮也好拉排子车也好,您混点饭吃。所以他的人多,都算他那儿的人。哎说走局去啊上妙峰山,明儿都歇几天,就不给你货了,你不歇也得歇,就我这师爷说了算呀。 作为一档有着千年历史的花会,在消失了近百年之后重出江湖,它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呢? 6、 10张艺军介绍杠箱会1分34秒.wav :对于咱们这北京杠箱呢,他呢主要存在于明朝。根据我们考证在宋朝也有,也存在了。在我们所说的有一部小说叫做《三侠五义》中专门提到了杠箱官这个词,也表现了当时他走会的一个场景,所以它流传的比较广泛。对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北京杠箱,它呢兴盛于清朝的康熙年间,由当时的六部之一的兵部来演练。后来呢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到最后,清朝没落了以后,我们的演员也流失到了民间。嗯,杠箱会的人呢非常的多,四五十号人都很正常。角色的话有演员抬杠子的,有杠箱官,这主要是参加表演的。还有挑平的、打旗儿的、拿锁链子的、拿牌的、打罗的、打伞的、师爷,还有这个告状的。杠箱会呢,它的表演分成两部分,一个部分是抬杠箱的,这个的话呢它具体的路子是有很多种,是由一开始打旗儿的会头进行暗示,让他表演哪套路。第二种呢是杠箱官的表演,那么他呢是一种就是有事先安排好的告状人,把词儿编好进行表演,还一种呢是现场的观众直接出题即兴表演。 要说起来,这杠箱会是当年“内八档”花会之首。区别于老天桥的撂地摊儿,“内八档”花会源于皇宫大内,是真正的皇家文化。逢皇帝登基、成亲、祝寿等庆贺大典时,朝廷各部都会出节目祝贺,节目的表演形式虽来自民间,但极尽皇家之奢华。久而久之形成了兵部的杠箱、刑部的五虎棍、户部的秧歌、礼部的中幡、工部的石锁、吏部的双石、掌仪司的太狮、太子府的花坛等八大花会。 7、 11张艺军介绍皇会51秒.wav :民间花会呢,它的档次有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皇会就是指皇帝看过的会或者封过的会。那么这种会的话呢分成三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被皇帝看过被封过万寿无疆啊类似于这种称号的。第二种档次高一些的呢是可以进颐和园去表演的。最高档次呢我们叫内八档,也就是说只有八档会是最高档次,他可以进皇宫去演。那么这八档会都是有官办的,我们所知道有六部,他们每一部门一档会,然后还有两个,一个是掌仪司,还有一个是这个老太府,形成了八档会,这八档在清朝是最高档的而且是直接为皇家服务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黄荣贵JINGLE 在确立了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之后,张艺军和黄荣贵等人开始艰苦的杠箱会恢复工作。为了保证原汁原味,他们下了不少功夫,为了节省开支,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 8、 01黄荣贵谈恢复工作22秒.wav:先做道具。做箱子,天桥那个机床厂那儿一做,做多少啊?两只箱子,不做。要做也行钱多。就自己跑到那个固安,我那儿有一朋友他是木匠,他给画好了图纸,人家给做了四只箱子。做道具就做了半年,把东西才买齐。 9、 09张艺军谈恢复工作36秒.wav :我们现在恢复的话呢,基本上是按照当年杠箱会的扮相和套路进行恢复的。我们这次恢复的话呢是以黄天霸为主要的形式来恢复的。那么我们所说的北京杠箱呢由三个故事组成,运用哪个都有可以。一个是程咬金他们劫黄杠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就是三十六友劫黄杠,就是隋唐期间的,还有一个就是黄天霸护镖。最后,我们选择的是以清朝末年的黄天霸这种形式来进行表演。 黄荣贵他们恢复杠箱会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丝不苟,基本上做到了原汁原味的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2007年第一次演出就获得了成功。 10、 先进一段锣鼓点儿10秒(这是杠箱会现场演出的录音)引入18黄荣贵谈杠箱会的表演30秒 :就是头里这四个抬杠子的动作多,没有正经走的。您要自己抬着就像咱们老百姓自己抬着这么走那谁爱看呢。都是倒立走,啪一倒立像蝎子爬这么走,把这杠子有的搁在腰上有的搁在脚上。主演就是杠箱官,他是武丑。真要告状的时候,他就上这四只箱子前头,因为四只箱子分开了,他就坐在这杠子上,跟这地下这跪着的俩人逗话。 12黄荣贵说演出3秒:在这文化馆演的是一个儿子告爸爸。(引出现场演出录音杠箱官审案1分15秒).wav : 杠箱官:你状告何人呢。 告状人:老爷,我状告家父。 杠箱官:新鲜啊,儿子告爸爸。你为什么要告他啊? 告状人:回老爷的话,昨天乃是家父寿诞之日,我买了一盒点心,两瓶寿酒前去拜寿,并祝老人家长命百岁。 杠箱官:你是个孝子呀! 告状人:是啊。我满以为家父心里头高兴必然夸赞于我,可谁知道,家父当时是脸色大变怒气冲天,开口便骂,你这个不孝的奴才呀,你哪是与我拜寿,分明是给我添堵。还不给我滚。就这样连打带骂给我轰出来了。老爷您说我冤不冤啊?您可得给我做主! 杠箱官:你爸爸今年高寿了? 告状人:哎九十八了。 杠箱官:什么?你爸爸今年九十八岁了,你祝他长命百岁。 告状人:对呀! 杠箱官:你这不是咒他还有两年的活头儿吗?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黄荣贵JINGLE 杠箱会是“内八档”中惟一“半真半假、半公半私”的花会,代表兵部为皇家和民间表演。行进的过程中,百姓可以当街告状,所告之状可以是逗乐的玩笑,也可以是真的案情。如是真案子,杠箱官当即会写押票,然后派人去捉拿案犯。因此,当时的“杠箱官”享受七品官员待遇。也正因为此,杠箱会成为内八档花会之首,也是内八档第一个消逝的花会。 11、 13黄桂荣说杠箱官接状纸25秒.wav :据说呢,他这杠箱这个为什么能挺有名的呢。在不管说节年说这个市民打个官司告状,您没钱您告不了状就给您压下来,走会的时候把这个状纸要递给这个杠箱官,杠箱官在三天之内能给你递到县政府,据我师傅这么说。 12、14张艺军说杠箱官受皇封15.w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