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董卿《朗读者》和央视节目的一点思考

对董卿《朗读者》和央视节目的一点思考

2019-07-28    08'53''

主播: 蒂安娜(Christiana)

153 0

介绍:
收到了喜马拉雅的推送,是董卿《朗读者》电视版的声音专辑。 听了几期,有点耐不住听下去。 朗读的前面会有开场白和嘉宾访谈,董卿的每句话就好像念散文,是那种很“正”的散文。 谈话部分,也如朗诵或春晚的语气,自始至终端着,没有垮过一秒钟。 因为听的是音频,没有看画面,所以更加明显。不管嘉宾的是如何平常的谈话语气,她能立刻回到朗诵腔,与气息比较浅的嘉宾对话更加明显。 时不时的干净的掌声也让我觉得不自在,很干。 我反倒觉得后面朗读的内容,才是经典,值得品味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其实他们的谈话很难扎心。还是比较大、比较概念化。 我本也是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出来的乖乖女,上学的时候参加过很多“伟光正”的演讲比赛,也写这类“作文”,还导演过一些很“正”的片子(政治正确,符合大众预期,该赞美赞美,该感慨感慨)。但多年以后听这种节目,还是觉得略反感。当然,《朗读者》是一面旗,是一尊像,稳稳地立在那里,文化类节目是国民必不可少的养分,但是不是可以探索一种更贴近的形式呢? 董卿的有些字发得很重,鼻腔共鸣很明显,这是她声音的识别度。但她的声音并不是传统的好听的女声,周涛的音色就更好听、更端庄;朱迅的听过现场,也很不错。当然,董卿可以树立一个新的标杆。 她仪态大方,话说得漂亮,不多一个字,不少一个字,没有口头禅,该托住就说,该留白就停,语气恰当,妆容也越来越漂亮,往那儿一站就是一个标杆,再加上腹有诗书,这应该是很多人把董卿奉为偶像的原因。 在从前,央视拥有绝对优势,一众栏目引领着主旋律,受众也买账,造大腕儿、造名嘴,精品节目妇孺皆知,决定着大众口中在谈什么;一些其他电视台或许有进行一些新节目的尝试,但在夹缝中生长,并不茁壮。(比如在《焦点访谈》《百家讲坛》《非常6+1》《艺术人生》《实话实说》大热的时候,都是现象级节目。) 但我现在觉得《朗读者》才是在夹缝中生长。在年轻人自我意识崛起之后,在思想解放,自媒体泛滥的传播环境中,在娱乐和网红经济的主流中,还有多少年轻人关心这些党政,想听这些如此政治正确的话呢? 未完,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蒂安娜Christ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