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舒为你读】《关于农历二月》

【云舒为你读】《关于农历二月》

2022-03-08    08'54''

主播: 云舒为你读

273 3

介绍:
​今天是三八节、女神节,天气和暖舒适。但我们却不能以“阳春三月”来形容。因为“阳春三月”是指农历三月,而现在还是农历二月。农历二月,又名如月,别称花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农历二月还有梅见月、梅月、丽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著夹钟、仲阳、 中和月、春中等称呼。谚语说:“知道二月风,便晓六月雨。”看来老祖宗留下的谚语,一一对应,“二月”对“六月”,“风儿”对“雨水”。如果农历二月天,常常刮起大风,则预示着六月里雨水不断,反之亦然。还有的谚语更加直接。谚语说:“二月南风起,连雨落到底”。如果二月里,温暖湿润的南风徐徐吹来,而且带来了春雨绵绵,这样的天气多是持续不断,断断续续到了月底。谚语说:“二月干一干,三月宽一宽”。看看谚语中,“干”和“宽”的寓意。可以看出来,“干”:通常在指的是干旱、干燥的意思,在这里是说天气干旱少雨,大地比较干燥,寓意春天雨水偏少。“宽”:相对于“干”而言,一般指的是比较宽松,不那么紧缺,也就是说雨水增多,比较宽裕,地面滋润,看看谚语怎么理解。谚语说,如果农历二月天气干旱,雨水偏少,地面干燥,那么到了农历三月,反而雨水增加,干旱缓解,没有那么紧缺了,雨水相对比较宽裕。刚才探讨了二月里雨水匮乏的谚语,接下来,看看二月里雨水偏多的农谚,又是怎么样预兆呢?农谚俗语说:“二月雨不歇,稀麦转厚麦”,农谚说明这是个好兆头,寓意丰收的俗语。假如农历二月里,阴雨连绵,小雨淅淅沥沥,不断落下。那么生长缓慢,麦苗稀疏的现象,将要出现变化,慢慢开始生长,密密麻麻,茁壮生长。还有的谚云:“二月里打霜,麦子看光光。”这可不是个好天气,如果农历二月里,天气寒冷,清晨出现寒霜,在春暖花开之时,容易冻伤刚刚发芽的麦苗。正如老话所说:“做天难做二月天,油菜要雨麦要干”。看来农历二月天气变化多,正是植物生长之时,加之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气候变化多端,植物生长有快有慢,自然要求也不一样,有的喜雨,也有的喜天气晴朗。 百花生日读音: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百花的生日,即花朝。 花朝月夜 (月夜花朝):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杏花春雨: 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    关于二月的诗词就更多了。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唐聂夷中《伤田家》) 大意是:二月里春蚕始生就预先出卖新丝,五月里秧苗还在田里又预先出售新谷。这两句写农家为了救饥荒,不到收获季节就忍痛预卖当年的收获品。提前出售新丝新谷,可见农家生活之困苦;而新丝新谷未获已卖,明年又将靠什么生活?诗句流露了作者对贫苦农民的无限同情。  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水似天。(元迺贤《春日怀江南》) 大意是:一年四季,西湖风景秀丽,尤其是春天的景物,像梦境一样令人心醉神迷,早春二月,江南春水浩淼,水光映着天色,水面犹如蓝天。诗句表现作者对江南春色由衷的赞叹和怀念。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唐薛涛《柳絮》) 杨花,即柳絮。大意是:二月里的杨花又轻又小,随着春风飘来飘去,沾在人们的衣服上。咏杨花的作品往往带贬义,此诗亦然。这两句写柳絮又轻又微,随风飘荡,没有一点主心骨;时而沾在人们的衣服上,让人厌烦。诗的后两句进一步指出:"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更容易使人联想起那些随风转舵、朝秦暮楚的人物,可用来形容柳絮,也可用来讽刺那些没有主见、见异思迁的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大意是:不知那细细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二月的春风真像剪刀一样锋利啊!诗人将二月春风比作为灵巧的剪刀,给柳枝剪出尖尖细叶,想象丰富,比喻巧妙,极富诗意。它给后来的作者许多启迪,像杜甫的"剪取吴凇半江水",李贺的"欲剪湘中一尺天",陆游的"剪得秋光入卷来",恐怕都受到贺知章春风剪柳的影响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 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形容少女体态的轻盈柔美。豆蔻:植物名,其花呈淡黄色。这两句大意是:她体态轻盈柔美,看样子只有十三岁多一点,好像二月初春时豆蔻梢头的蓓蕾,正含苞欲放。以豆蔻的蓓蕾比喻妙龄少女的美好年华,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因而显得新颖独到,历来为人激赏。后人遂以"豆蔻年华"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 农历二月,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我们去踏青,去种树,去读书。慢慢享用这美好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