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琳散文《苜蓿情话》

郑海琳散文《苜蓿情话》

2017-03-28    12'20''

主播: 山野村夫1

278 6

介绍:
苜蓿情话 郑海琳 院子里的酸桃树开花的时候,老妈就念叨起吃苜蓿芽了。 我小的时候,每年过了二月二,就会跟一帮孩子去沟里的阳坡上掐苜蓿芽。在那个连吃饱肚子都很困难的岁月,吃饭能有菜是一个十分奢侈的愿望,唯有在酸桃花开的时节,我们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掐一斤左右的苜蓿芽回来,母亲可以给我们做苜蓿菜搓搓;或者蒸苜蓿菜馍馍和苜蓿疙瘩,或者用家里仅有的几斤白面,给我们做苜蓿菜片子;或者拌一碟子苜蓿菜。这个时候,家家都欣喜得如过年一般。母亲每每会从细脖大肚油光可鉴的黑瓷油壶中,小心地倒一两菜油出来,用铁勺子在灶坑的柴火里烧煎了,泼一小碟红红的熟油辣子,或者在调搓搓、疙瘩和苜蓿菜的时候,滴那么几滴,我们就觉得那简直是人间至美的佳肴了。那时候,院子里飘着熟油久违的香味儿,我常常陶醉在那样的幸福中,深深地吸几口气,想要把那种沁人心脾的香味都吸进去。除了过年,也只有吃苜蓿芽的季节里,才能满足我们一次菜碟子有菜、吃美味佳肴的愿望。那种幸福是难得的,所以至今都充满了对于那种幸福的回味和神往。 苜蓿救过陇东人的命,所以陇东人对于苜蓿有特殊的感情。每年吃苜蓿芽的时候,母亲总会边吃边感慨地说:五八年大跃进的时候,生产队的大灶上天天给社员吃苜蓿,她那时吃得皮肤都成绿的了;那几年,陇东人就是靠吃苜蓿活下来的。也许正因为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使得陇东人对于苜蓿的那份感激和喜爱,深入到陇东人的基因里去了。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到苜蓿,陇东人的心里都会油然生出亲切之感、喜爱之情;无论什么季节,只要遇到鲜嫩的苜蓿芽儿,陇东人都会掐几把回去。倘若有一年的春天,吃不到苜蓿,这一年都是一个遗憾,心里总会觉得空落落的,像缺失了什么。 陇东人对于吃苜蓿芽儿重视的程度,不亚于对于先人的感恩或者是对于圣贤的纪念,似乎无关乎贫富,也不是只为了口里的一顿美味。今天的陇东人早已不靠苜蓿活着了,但对于苜蓿的那份惦念,那份执着,依然浓烈得如北方红高粱酿的酒,想起来就觉得亲切,吃着就能感到幸福。有苜蓿绿油油的长在地里,心里就觉得踏实,生活似乎都有了希望,就连身体里,都觉得充满了无尽的力量。 陇东人吃苜蓿芽,已经衍变成一种仪式般的风俗。每当春天沟里的酸桃花开了的时候,那些向阳的沟洼里,总有成群的姑娘媳妇或者小孩子们,提着篮子,蹲在山坡上,在枯草的缝隙中找寻那一簇簇星星般的嫩绿,小心地把它们用小刀剜出来,或者用指甲掐下来,放进篮子或者口袋里。刚掐回来的苜蓿芽儿,半绿半黄的颜色,胖生生的,似乎把积聚了一冬的生命活力都储存进这只嫩芽里去了,让你顿生怜爱的同时,还多了一份对于生命顽强蓬勃的敬重和对生活的希冀。这时候的陇东人,见面不是问“吃了吗”,而是换成“吃苜蓿了吗”。 陇东人吃苜蓿还有恋旧情结。近年来政府推广引进的新品种圆叶苜蓿,虽然长得肥头大耳,腰长个子大,像东洋鬼子或者大腹便便的暴发户一般,陇东人叫它“洋苜蓿”,并不吃它,说是有苦涩味儿。却总喜欢长着细长的瓜子形叶子,姿态袅娜羞涩,如小家碧玉般的的本土苜蓿,因为吃起来味道纯正可口。 吃苜蓿的习俗,让陇东人变得很宽厚,很淡泊,很会享受生活。文革的时候,集体的东西,私人一丁点不能占有,苜蓿地都是生产队集体所有,但唯独掐苜蓿芽儿的季节,队里从不管束,家家户户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去掐“社会主义”的苜蓿。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苜蓿地成了私人的,但掐苜蓿的季节,主人绝不会赶你,甚至把大家去自家地里掐苜蓿当做人脉旺盛的荣耀。近年来陇东人大力发展畜牧业,平原上到处都是苜蓿地,你可以大摇大摆地提着袋子掐苜蓿,再也不用跑到沟里去了。当然啦,总有些禁不住馋,或者真正意图并不在于掐苜蓿芽的,等不及塬上的苜蓿芽上来,还会跑到沟里去。你想想,在春风和煦的吹拂下,在暖阳温情的普照中,在酸桃花烂漫的芬芳里,放下手头忙碌的事情,携着爱人或者情人,带着孩子,徜徉于黄土大塬的沟底或田野间,或奔跑,或仰卧,或高歌长啸,或举目远眺,听山泉流水淙淙,睹万木生机勃发,觉自然大道,悟人生玄机,这该是何等快意的生命体验和生活乐趣啊! 这些年,每当酸桃花开放的时候,妻总是会掐一大包的苜蓿芽儿回来,做各种苜蓿美食出来。一家人围坐在饭桌上的时候,看着那绿莹莹的苜蓿疙瘩或者苜蓿饼子,生命中关于苜蓿的所有记忆和情愫,如开闸的洪波,突然漫溢出来,心里有无限的喜悦与感慨。年届九十的母亲,吃起苜蓿疙瘩,饭量比平日里增加了很多呢! 苜蓿救过陇东人的命,也滋养了一代代的陇东人的精神和灵魂。苜蓿让陇东人铭记住了苦难,懂得了感恩;也让陇东人变得宽厚仁爱,重情重义;苜蓿更让陇东人在贫瘠困厄的境遇里,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给予的感动和勉励,让他们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中,充满希冀的奋然前行,在奋然前行中又不失人性光彩的享受到知止的幸福!如今从陇东这块土地上打小就吃苜蓿成长起来人,早已遍布大江南北,无论他们走得多远,无论拥有的财富多寡,都不会忘记家乡苜蓿芽儿的味道,都会在酸桃花开的季节里,馋着家乡的苜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