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明光十六景》第六景《福慧闻钟》

《清末明光十六景》第六景《福慧闻钟》

2018-09-15    03'48''

主播: 🌾🌾快乐如风🌾🌾

176 1

介绍:
《清末明光十六景》第六景《福慧闻钟》 作者:武佩河 朗诵:孔 慧 “禅房寥落认遗踪,银杏婆娑影正清。百八蒲牢声久寂,苔莎半蚀梵王钟。” 在明光老城区南端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寺庙,原名福慧寺,又名福兴寺,民间俗称“南大寺”。正殿高大雄伟,耳房两边数十间,围以垣墙。院内有两棵五人环抱的高大银杏树,年年果实累累,她展示着寺庙的岁月年轮。其中有一棵丫叉上,鸟儿种下了一棵桑树,径及碗口。每年春秋两季树上结桑椹、银杏两种果实,春季一紫如晶,秋季一白如玉,实属奇观。 清末住持和尚道高德重、慈目善目、和颜悦色、与世无争、平心静气、崇尚自然、知识渊博、爱好广泛,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侍弄盆景更是一绝。院内盆景千百,姹紫嫣红,四季花香,清静幽雅。 百八蒲牢晨鸣久远,那是小镇人太平的福音;香火袅袅,经声不歇,那是小镇人与佛的交流;木鱼阵阵,梵音暮鼓,那是小镇人盛世的寄托。 然而,福慧寺的钟声没有盖住争战的炮火声,袅绕的青香被战火的弥漫硝烟笼罩。民国初期,屡遭兵燹,正殿被毁,僧人逃散,仅存耳房数间。那可是“百八蒲牢声久寂,苔莎半蚀梵王钟。” 其实,“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晨钟暮鼓,那香火袅袅,那不歇的经声,那美好的寄托,一直装在小镇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