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04篇--汉景帝拜大将,晁错成了替罪羊

汉景帝04篇--汉景帝拜大将,晁错成了替罪羊

2017-10-13    13'16''

主播: 医疗快报

7 0

介绍:
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我们总是很快就睡着了。昨晚我们说到吴王刘濞联合六个诸侯王起兵谋反,皇上刘启这边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赶紧召开紧急会议都说说该怎么办呀。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此时晁错便站出来出主意,但不得不说这可是个馊主意。晁错建议刘启学爷爷刘邦老爹刘恒一样,亲自出征平定诸侯;但晁错本人,则留守长安。晁错还建议把吴楚两国还没有攻下的徐县、僮县划出来,分给吴国。 当刘启听到晁错这建议后,心里满满的失望。如今大难当头,这难还是你挑起的,居然要皇上打头阵去送死而你自己却安安稳稳守后方,这话说得过去吗?而且还要割地给吴国求平安。当初,你晁错可是铁了心也要削诸侯,现在诸侯既然造反,那就心连心跟他们干到底就得了,凭什么要把土地割让给吴国?你知道这样突然改变,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什么?不要说以前从诸侯那抢来的土地有可能被逼还回去,甚至也有可能被诸侯们抬高价码,把中央原有的土地也割了去。那这不是亏大本了吗? 这时候,刘启想起他老爹临死前曾跟他说过,有问题找周亚夫,他是一个可以肩负重担的好同志。于是乎,刘启马上拜周亚夫为将军,统领三十六将军迎战吴楚联军。接着,刘启还想重新启用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就是敢在宴会上得罪窦太后的窦婴。 但是当窦婴听说刘启要拜他为大将军时,只见他两手作拱,叹息般地说道:“哎,多谢陛下抬举了。国家危急,我也想为国效命啊。只可惜啊,我身体有病,能力又差,不足担当如此大任。” 当然这都是客套话,表面称病无力,心里又在腹诽刘启当初不听自己的话,执意要跟晁错削藩,你看看削出事了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灌婴一番推辞的话,让刘启一时哭笑不得,知道灌婴是在怪自己当初不听劝,当然还有窦太后的那笔烂账,灌婴肯定也还记得。于是,刘启便对灌婴说道:“当初窦太后错怪你了,她老人家也是一直后悔不已。如今国难当前,你是侠义之人,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窦婴也只是说说气话,既然皇上都主动求和了,当然不会再摆架子。刘启便拜灌婴为大将军,同时赐金千斤。但是灌婴窦婴只拿走了大将军一职。至于千斤黄金,则全部排在办公室的走廊外,并且告诉将士们,缺钱的就自己拿去花吧,千万不要替我心疼。大家看看,好一个侠气十足的窦婴啊。 窦婴又推荐了曾经为了老爹卖朋友的郦寄,以及为彭越哭丧而闻名天下的栾布,刘启也同意了,让郦寄率军进攻赵国,而栾布则率军前往东方救齐国。而灌婴则负责屯守荥阳,防范齐赵两兵越境深入。 窦婴还没动身,袁盎便跑来找他献计,袁盎说:“如今外面七国联军,要想打胜战,只需去了晁错一个人,我保管七国退兵。”我们知道,窦婴因为不同意晁错削藩计划,所以和他吵得不可开交。现在听到袁盎排挤晁错,他高兴极了,当天晚上便入宫去见皇上刘启,说袁盎有平定七国的妙计。 有必要交待一下,袁盎和晁错结怨成仇,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他们之间的恩怨,可以追究到刘恒当政时期。那时候,袁盎是刘恒红人,晁错则是时为太子刘启的人,因为曾提出发展边疆的政策而让刘恒重用。都说文人相轻,其实政客亦不过如此。两人因为性格及政见不同,所以从此互相看不上眼。有袁盎在的地方,晁错肯定消失;有晁错讲话的地方,肯定也不见袁盎的身影。此两人就像是好斗的公鸡,但从未聚在一堂会晤。 那时,袁盎自知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在朝中难混,便主动向刘恒请求调到地方工作。刘恒批准了袁盎请求,先调其为陇西都尉,因为政绩不错,又调到吴国做刘濞的国相。 刘濞之难以伺候,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然而,已经有人教袁盎一招:如果想在吴国生存,就不要多管闲事。反正南方气候四季湿润,你就天天找人喝酒,然后有事没事对吴王旁敲侧击,劝他不要造反。这样,保证你全身返京。袁盎听从此客建议,到吴国后,只喝酒吹牛,不管事。 但是在刘启登基,晁错坐大之后,晁错弹劾袁盎收了吴王的贿赂,其罪当诛。刘启一琢磨,如果处决了袁盎,那行贿的吴王要怎么罚?当时候反倒激起诸侯反叛那这事就大了,于是刘启便折中处理,没有杀袁盎,而是开除公职。自此袁盎成为了一介平民。 当年袁盎去吴国当丞相,要知道朝廷下派的大臣其实都是来监督诸侯的,袁盎千怕万怕,就怕吴王一个不开心把他杀了。结果袁盎演了好多戏,终于打消了吴王杀他的念头,却被后方的自己人捅了一刀。自此袁盎暗自发誓,一定要杀了晁错,以泄心头之恨。如今,袁盎的机会来了。 刘启听窦婴说袁盎有妙计平定七国,立马召袁盎入宫。袁盎到了宫里,瞧见晁错正在向刘启汇报运输军粮的要事。刘启问袁盎:“七国之乱,你有什么妙策啊?”袁盎说:“皇上,我是来献计的,可是这种军机大事必须要保密。”刘启便让左右的人包括晁错都退下。晁错狠狠地看了袁盎一眼,不情愿地退下了。 袁盎见晁错退下才说:“摆平吴王的办法很简单。吴王造反,不过是因为晁错削了他们的土地。如果陛下杀晁错,向诸侯谢罪,复还诸侯故地。兵刃之灾,立即化解!” 听完这话,刘启沉默了好久,袁盎也不再进言。刘启在想,杀了晁错,真的就能平定叛乱吗?但是晁错毕竟跟了他那么久,一直为他出谋献策,要杀晁错,刘启是真心舍不得。想了许久刘启才慢慢道出:“如果真能够平定天下,我又何必舍不得呢?” 袁盎听了这话,知道此计已成,嘴角有一丝丝不让人注意的上扬,随后袁盎又说:“我只是说出我的想法,至于该怎么办,还是请皇上自己拿注意吧。”袁盎这就叫推卸责任,反正主意就是这样,皇上要怎么做可是皇上的事。 刘启同意了,当下便拜袁盎为太常,命他整装密行去让吴王刘濞退兵。同时,刘启也秘密行动。首先,刘启把丞相,首都警备区的中尉,负责司法的廷尉三人叫来,让他们出面弹劾晁错;其次,刘启在三人的弹劾书上签字:同意通斩晁错老少一家。可怜的晁错此时还蒙在鼓里,没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此时外面的诸侯都打着“清君侧,杀晁错”的旗号,晁错的父亲听说了这事,连忙从乡下入京找晁错,问他:“皇上刚刚继位,你执掌政权,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纷纷议论怨恨你,你到底要干嘛?”晁错回答说:“父亲,你要理解,我这是为了国家。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啊。”晃错的父亲又说:“照这样下去,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我们晁家却陷入危险啊。既然你要舍小家为大家,我也不拦你了。”说完,晁错的父亲便回家了,没多久,老家消息传来:晁父饮药自杀了。他只留下一句话:我真的不想看到灾祸降临的那天,好死总比祸死好。 悲哀,似乎已经不能表达晁错真实的情感。但晁错觉得他没有错,如果诸侯一天不搞定,这个大汉朝迟早会完蛋。反正人固有一死,为了大汉朝的平安,晁错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晁错没想到,他的生命会在这一天,这么快就结束。 公元前154年,正月二十九日,刘启让中尉去向晁错传话,特意派了马车载他入朝议事,晁错跟往常一样,朝服打扮,出门时还特别多整一次衣冠。然后,跟中尉一起上车去了。 到了半路,晁错沿路看着不像是往皇宫去的路,正要问个明白,马车已经到了东市。只见中尉拿出诏书说:“皇上有诏书,晁错下车听旨。”晁错还没下车呢,突然就有一群士兵一窝蜂地上车把晁错绑上,拉到东市口砍了。 堂堂汉朝御史大夫晁错,还穿着汉朝的官服,心心念念为的就是巩固汉朝天下,却没想到莫名其妙的就这样被皇上下令腰斩于东市,还灭了全家。 好了,今晚的睡前故事就到这里。明天我再跟您说说晁错死了,那七国诸侯到底退兵了没有。愿您有个好梦,晚安。 音频稿:郑晓桦 讲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