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诗心柔似水

愿得诗心柔似水

2019-04-06    10'03''

主播: 落梅如雪🌽

196 1

介绍:
淞 雲 诗 话 杨絮才飞柳絮至, 花容初谢余容羞。 这里, 既有彼岸的宁静与喜悦, 亦有此岸的无奈与悲伤。 请听淞雲诗话: 栈草吟风也识愁 愿得诗心柔似水 ——赏读《五绝 春夜居灵隐寺》 诗作者:淞雲 诗话:霞光 诵读:落雪 静心柔似水 离念寂如僧 坐享春风软 无语对青灯 浙江杭州的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它端坐在西湖以西的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秀峰辉映,古木茂盛,古寺藏于深山,云烟飘渺其中。灵隐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 这灵隐寺,我是去过的,记得去那里的时候,也是春天,只可惜游览时跟着人流热热闹闹的走,很难静静地独享一处。而诗人淞雲的这首《五绝·春夜居灵隐寺》,犹如让我再回灵隐寺,于那静谧的禅峰圣境,理一理自己纷乱的心绪。 淞雲这首五绝,好似从心底自然流出,平白如话,却让人沉思自省。一首五绝,仅仅四句诗、二十字,似乎每个字都是一个蓝色的链接,按下去,都能读到一段隐藏其后的哲理。诸如:静心之柔,离念之寂,坐享春风,无语青灯。层层递进,每一句诗皆揭示一层新意。 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原本喜欢安静的诗人,来到这幽静的寺院,只为这一段“静心柔似水”的体验。夜晚的禅寺,微风轻拂,春夜寂寂,诗人独坐僧寮,内心宁静,而静却是能生慧的,此正所谓“智者乐水”是也。在这样的宁静中,心灵也自是了无挂碍的。 离念寂如僧。没有了任何人、事、物的烦扰,意念中一切的妄想和思虑渐渐隐去,当尘埃落去,寂静现前,于这如幕的夜色里,感受着佛法的滋润,还有那时时发自内心微微的欣喜,这正合了淞雲诗中所言“坐享春风软”的境界。这一刻,春风是柔软的,诗人的身心是柔软的, 整个世界亦是柔软的。 无语对青灯。记得灵隐寺楹联有云: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世倥偬,若世事皆求“半称心”,则世事皆可满足。我们若能以宽恕的心对待世界,则世界也自会厚待我们,这大概就是儒家所谓的“恕道”吧。若果能人、我平等,内心便会渐渐升起慈悲,亦自会平静如水。诗人想许是深深地沉浸于他那柔软的世界里了,那一刻,一切似乎都停止了,无语,无念,一任那佛前青灯闪烁。 诗人有离念之心境,我有无名无利之愉悦。有时候,很难用所谓的价值大小来评价人、事之优劣。以宁静之心处世,以宽恕之心待人,以善良慈悲为怀,这是我们的愿望,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期许,我陶醉在诗人的世界里,体会那份静心、柔软和寂静。文字是有表情的,让我似乎又一次走进了灵隐寺;文字亦是有恩泽的,让我身心沐浴着幸福感。除此以外,还有何求?我宁愿在平静里踽踽独行,像这样,从诗人的诗行里了悟些许以滋养性灵,感受平凡日子里的喜悦。 我记住了灵隐寺那幅“半称心”的楹联,就少了些浮躁与焦虑,内心平静,守得住寂寞才能走进心灵深处。 静,是历经沧桑之后的一种定力,它不是事不关己的冷漠,更不是无事可做的平庸,而是慧眼看世界的淡泊宁静。生活本来就是一场修行,内心的安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